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迎来173家企业上市,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上升,占比超七成。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196家企业上会。其中,有175家企业过会,企业过会率为89.29%,较上年同期仅减少1.91个百分点。但包含取消审议、撤回申请在内的真实过会率仅有55.56%,较上年同期减少4.92个百分点。
可以说,这些企业带来的相关数据,是展现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市场变化的最直观数据。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的A股IPO释放出哪些信号?
173家企业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七成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迎来173家新上市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份,覆盖35个大类行业。
从所属行业领域来看,173家企业涉及48个同花顺二级行业类别。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企业“爆发”,有15家登陆A股市场,是上年同期的1.14倍。除此之外,电力设备领域也十分“热闹”,有16家企业上市。尤其是电池领域,新上市企业数量“翻番”,从去年同期的3家增至6家。
从企业规模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比重明显上升。
最直接的,三大交易所中,只有北交所的新上市企业数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得益于北交所扩容提质进程加速,上半年已有42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数量是2022年同期的2.2倍。
除此之外,募集资金的减少同样能体现这一变化。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173家企业的首发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1923.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3.44万元;平均首发实际募集资金为11.12亿元,金额较上年同期的17.44亿元减少36.24%。
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力量。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专精特新”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获得了越来越多资本的青睐。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的比例进一步增加,成为资本市场“焕新”的关键。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173家企业中,有122家“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70.52%,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30个百分点。
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力量。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专精特新”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获得了越来越多资本的青睐。
“代谢”加速,退市企业数量或创新高
彼时,对于全面注册制落地,有不少目光在退市制度聚焦。从今年上半年的退市情况来看,A股市场“代谢”加速,退市制度稳步推进。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已有17家企业退市摘牌,有14家企业进入退市整理期。仅6月份,就有超过30家企业发布与退市相关的公告。
财务退市是当前A股上市企业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有35家企业的净资产为负;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且净利润亏损的企业有24家。
另外,随着退市制度的推进,面值退市成为“常态”。今年上半年,“1元退市”的个股就有9只,占比超过五成。截至6月30日收盘,仍有23家企业的股价面值低于1元。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提示面临面值退市风险。
这意味着,仅今年上半年,已步入退市流程或锁定退市的企业数量或将超过2022年全年50家退市企业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代谢”加速,也意味着“炒差”风险加剧。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跌幅前二十的个股均为退市股与ST股。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疏通市场退市路径,让退市制度常态化,同样是营造市场良好生态的重要举措。毕竟,市场的良性循环不能只依靠绩优股,只有市场有进有出、有优胜劣汰,才会减少绩差股对资源的浪费。
真实过会率不足60%,上市门槛不降反增
此前,关于全面注册制,曾有过“企业上市更容易”的讨论。但从今年上半年A股IPO审核情况来看,事实似乎“相背而行”。
受全面注册制落地影响,2月份A股IPO审核进程放缓。今年上半年,仅有196家企业上会,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4家。其中,有175家企业过会,企业过会率为89.29%,较上年同期仅减少1.91个百分点。
但是,全面注册制的影响并非只在审核环节体现——IPO的审核重心由事后审查转向事前审核,因此,包含取消审议、撤回申请在内的真实过会率或许更能直观体现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市场的变化。
今年上半年,A股真实过会率如何?又会释放怎样的信号?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未通过审核的企业有10家,首发上会被暂缓审议的有11家。此外,有6家企业取消审议,113家企业主动终止或撤回申请。综合以上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IPO的真实过会率仅为55.56%,较上年同期的60.48%下降4.92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在整体基数小于去年同期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有3家企业在首次上会被暂缓审议后,二次上会仍被拒之门外,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家。
对此,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年末,科创板与创业板就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推出相关政策,从行业、科技含量、研发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当于提高了上市标准,对企业审核“收紧”。而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各个板块的定位、财务指标等进一步明晰,这也对IPO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上市门槛。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