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公开征求意见本周三(2月20日)结束,对投资者而言,最关注的首要问题莫过于参与科创板的门槛,如果因为门槛过高而不能参与,那么其他的上市条件、退市标准、信息披露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就和投资者本身关系不大了。也正因为如此,科创板草案中的“50+24”的门槛,也就是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50万元,参与证券交易的时间需在24个月以上,让不少投资者感叹“被拒之门外”。虽然目前国内针对一些特定的证券市场和产品都有门槛限制,但站在和国际接轨、市场活跃等多角度来看,科创板的投资门槛不宜“一刀切”,应当考虑采用多元化准入门槛,长期而言需要逐步下修甚至取消。
靠50万门槛“挡住韭菜”效果存疑
科创板作为A股全新的交易板块,未来主要上市的公司是高新技术或新商业模式企业,将进行注册制试点,未来甚至可能有“同股不同权”等更多尝试出现。这些创新对国内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设置一定的投资门槛,是防止盲目入市、“挡住韭菜”的一种方式。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个人投资者95%以上的持股市值低于50万元,考虑到许多散户喜好满仓的特性,这些账户的市值加上现金之后,大概率也会低于50万元。因此,设置这一门槛理论上会减少中小投资者参与的比例,降低其投资风险,但在实务中则未必能完全实现。50万的资金门槛说高也不高,许多投资者尽管证券账户的资产不到50万元,但还有如理财产品、存款等其他资产,如果为了冲击50万元门槛而临时调拨,并不是难事;或者向亲朋好友临时借款,也不难实现。
在50万元门槛“似高实低”的情况下,决定许多中小投资者是否参与科创板交易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创板推出之后的走势。如果科创板有赚钱效应,投资者自然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自己的账户达到开通交易资格的门槛。正如2015年新三板一度火爆,500万元的门槛也未能完全挡住投资者的参与,甚至还出现了“垫资”的服务。而投资门槛在2017年设为30万元的分级基金,却由于市场走低,成交大幅萎缩。因此,单靠“50+24”来减少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恐怕效果将大打折扣。
多元化门槛或可考虑
事实上,即使所有投资者都不依靠临时追加资金达到50万元,这一投资门槛能否将真正不了解科创板的投资者完全剔除在外,也有疑问。合法的50万元,可以是从薪水中省下来的、可以是做生意赚来的、可以是其他家庭成员赠与的、甚至可以是中彩票的意外所得,但却未必是股市投资赚来的,更和“投资知识”、“投资经验”无法完全画上等号。这也和设立投资者准入门槛的目的存在差距。
从目前国内投资者的结构来看,许多中小投资者事实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投资、跟风炒作的倾向,这点不仅在资金量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身上存在,在100万元甚至更多资金量的投资者身上也并不鲜见。因此,笔者赞成在目前阶段设置适当的门槛,但除了50万元的刚性资金要求外,还可以考虑针对资金量未达标的投资者设置更多参与的门槛。比如,有通过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有较多的认识,也比较容易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不妨考虑对这部分投资者放行。又比如,可针对交易年限在10年以上,交易笔数累计达到一定数量的投资者,取消50万元门槛的限制。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何种情况达到开通资格的投资者,都需要进行答卷测试,并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如此一来,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前的各项准备都做好,比“50+24”的“一刀切”方式更能实现筛选合格投资者的目标。
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信息透明最关键
从境外市场的经验来看,不管是香港的创业板、台湾的店头市场还是美国纳斯达克等,都没有对投资者做出资金方面过多的限制。从和国际接轨的角度看,未来科创板准入门槛的降低,也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初期设立门槛太高,市场活跃度会大幅降低,而此后如果快速放松,又可能造成机构投资者低位建仓、高位出货的场景。因此,笔者建议采用多元化门槛作为过渡,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尽快降低甚至取消门槛。
对投资者来说,市场的风险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并不存在所谓的“无菌环境”,最关键是要信息透明化,通过充分揭示投资风险来让股民自行决策。如果能够借由科创板的建设,打造信息透明的投资环境,让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才是让包括科创板在内的A股市场能够活力永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