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IMS李檬
2019春节周期已经收尾,回头一看,有两个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一是电影《流浪地球》持续大热,除了几十亿人民币的票房业绩,也赢得不俗口碑,国外媒体甚至评价“中国电影总算进入太空”“中国电影赢得科技新高度”“《流浪地球》的背后是中国科技大爆发”。
二是美国科技公司持续低迷,商业史上唯二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苹果和亚马逊,开始走下坡路,苹果iPhone销量骤降,亚马逊CEO深陷婚外情丑闻,谷歌、微软、Intel和思科等等科技公司的市场估值也大幅下降。《金融时报》甚至发表观点:“科技行业已死。”
为什么一边是“科技大爆发”,一边是“科技行业已死”?
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难免会对现代科技、科技行业的现实状况产生误解(甚至幻觉)。
对此,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为什么说“科技大爆发”是事实,但只是片面的事实?
为什么说“科技行业已死”并非危言耸听?
为什么说“范式转换”要比“科技创新”更加重要?
科技永远向前,并不表示科技创新总能带来好的商业利益。
01 为什么说“科技大爆发”只是片面的事实?
如果你偶尔怀旧,想想20年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会发现:
那年(1999年),苹果还是一家“小公司”,比尔·盖茨刚刚发布了windows 98。那年,两次创业梦碎的马云突然在长城上嚎啕大哭,马化腾东拼西凑了50万创办了最初的腾讯,李彦宏还只是infseek的首席工程师。那年,中关村是有了,但刘强东创建的京东还没开始做电商,张朝阳成立的搜狐网还是一家“非主流公司”,Google搜索引擎才刚刚正式上线,与之对标的中国公司叫“中国搜索(早已没人记得)”……
二十年来,世界变化好大,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些都是IT信息技术。
你我往往会将IT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误解成为“科技大爆发”,因为IT信息技术距离人们的寻常生活最近。
普通人可能很少去关注以下事实:
在1900到2000年间,物理学家的总数增加了大约100倍,发表论文数量增加了1000倍。
可是,类似相对论、细胞论、量子力学这些伟大发现,类似无线电、半导体、激光、核反应堆这些伟大发明……现今已十分少见。
过去50年,火箭动力只增长50%,电池储能密度增加不到50%,汽车发动机、发电机跟100年前没啥太大变化……唯一有突破的,就是集成电路(芯片)、软件APP不断进步,给人带来科技进步的巨大错觉。
现今的专业学者,学历、资历、头衔越来越猛,口才越来越好……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反而不如以往。
《流浪地球》当中出现的科学技术,要么是几十年前就有的,要么是幻想出来的未来装备,几乎看不到近年来的科技成果。
02 为什么说“科技行业已死”并非危言耸听?
当今世界上最强的那些科技公司,要么开始面临“滞涨”,要么开始“走下坡路”。
过年期间,《金融时报》连续发表文章指出:“科技公司因为征服世界而陷入瓶颈。”以奈飞(Netflix)和特斯拉为例,Netflix引领了从线性电视到流媒体电视的全球转型,特斯拉加速了汽车公司的电动化觉醒。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特斯拉和宝马都生产电动车的时候,特斯拉却没有宝马的成熟制造工艺。当Netflix和迪士尼都普遍采用流媒体技术推送视频内容时,Netflix却没有迪士尼超强的内容创意能力。
有人已经发出预警:“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已经耗尽了他们的主要市场。”
智能手机销量似乎达到了历史巅峰,苹果和三星很可能已经碰到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天花板。Facebook和谷歌已经是数字广告的主导者,但是在美国,历年的广告支出平均不会超过GDP的3%,在一个没有增长的领域,想要持续增长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科技公司面临的最大危机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当科技产品无处不在的时候,人们对现代科技已经失去‘神秘感’。”
这个“神秘感”特别重要,决定了“用户愿意为新科技多花多少钱”。
我这里不做抽象解读,而是举一个眼睛看得见的例子。
你看,北京央视大楼,就是那个“大裤衩”,它在240米的高空向外悬挑出60多米,这么长的距离在结构设计上是非常不合理的,这种头重脚轻的设计在结构上会造成倾覆的危险。为了让它不倒,就要使用很多特殊建筑材料、各种独特技术强化建筑结构,因而多花了几倍的钱。为什么啊?
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你一看到这个央视“大裤衩”,就有不同寻常的视觉感受,你一看就会记住。在生理上的反应,就是分泌大量多巴胺。
多巴胺是人体在感到愉悦和兴奋刺激的时候分泌的一种生物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跟你的欲望、心理感受是息息相关的。
运用创新科技、改进各种产品的商业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刺激用户体内的多巴胺浓度上升”,用户就会“愿意为新科技多花钱”。注意:这是有一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成果。
可是,现在科技产品无处不在,神秘感逐渐丧失,不论如何做科技创新,也很难刺激用户体内的多巴胺浓度上升,这才是科技公司的最大危机。
苹果公司每年花90-100亿美元做研发,可是,用户越来越不愿买单,就是最好的事例。
03 为什么说“范式转换”要比“科技创新”更加重要?
很多人一说到诞生了新技术,往往会觉得明天就可以成为生意,因此,有关公司的股票便开始上涨。
但事实上,从“技术创新”到“商业回报”之间,有一套复杂的逻辑—专业名词叫“范式转换”。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科技人才共同接受的一套认知论、方法论和信念。
“范式转换”,起源于美国科技史家托马斯·库恩的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要使科技带来正面的、持久的商业回报,绝对不是简单的科技进步,而是一场范式转换——即“方法论和信念的进化”。
举个例子,在蒸汽机时代,你想制造火箭,将人送入太空,是不可能的。不论你怎么改进蒸汽机,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巧,本质上还是蒸汽机,能量转换效果总有一个极限。哪怕蒸汽动力可以驱动航空母舰(结构设计好、体积足够大就行),要将火箭射向太空,需要“巨大能量的集中释放”,内燃机才可以做到。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能量需求,就是能量总量很大就好,那么,蒸汽机就是人类科技的巅峰。可是,很多地方需要“巨大能量的集中释放”,比如私人汽车、发电机等,那么,科技突破的思维逻辑就要转向内燃机原理。这就是“范式转换”。
5年前你谈“云计算”,身边有几人能听懂?哪怕是马化腾、李彦宏这等顶级IT技术专家,也没有多少共识。
马化腾说:“云计算是一个超前的概念,要变成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设施,可能要过几百年、一千年,等到阿凡达那个时代才可能实现。”李彦宏说:“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就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只有马云这个不懂技术的,基于商业常识表示:“云计算这个技术,只要客户需要,市场需要,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结果,阿里巴巴将云计算业务做到了世界前三。
马云曾说,正是因为他不懂技术,但知道云计算很重要,所以支持阿里巴巴当时的CTO王坚做下去,他不知道这有多难,以及要花多少钱。李彦宏和马化腾都是技术出身,虽然知道它很重要,但知道太难了,所以腾讯、百度就不会把它视作一个马上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不认为有人能解决。
美国也是这样,在云计算业务上领先一步的,是亚马逊,而非Google。一直以技术见长的科技公司Google、百度,反而落在后面。
阿里巴巴、亚马逊在云计算业务上的世界领先,肯定不是因为有技术优势,而是及时做到了“范式转换”。
如果百度、Google来做云计算业务,一定是先设计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反复测试各个环节、各个功能模块,做到no bug以后才推出。这个工作量极其巨大,要动员几十万工程师,工作不知多少年才能实现。
阿里巴巴、亚马逊没这个技术实力,而是设计一套AI(人工智能)算法,不断输入数据(电商平台有大数据优势),用数据训练算法。只求用户效果,如果用户明天比今天满意一点,后天比明天满意一点,就OK了。这个工作量、成本支出,就小多了,可操作性更强,持续迭代进化。
在企业层面,在当今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我比较欣赏阿里巴巴、亚马逊那种“将用户纳入产品测试的范式转换”,不是一个一个用户,而是将所有用户视作一个整体的“技术测试工场”。每一个用户每一次的更加满意,都是你的成功,这是技术创新最根本的商业逻辑。
所以,这个认知论、方法论和信念的进化,即“范式转换”,要比纯粹的科技创新更加重要。
这种“范式转换”在《流浪地球》中也很明显—如果地球面临生死存亡,欧美电影的“解决方案”通常是逃离地球,因而去发展诸如深空航运、太空生态系统等等技术,《流浪地球》则恰恰相反,不是放弃地球家园,而是发展诸如“重聚变发动机”等技术,驱动地球去流浪。
很多人将《流浪地球》仅仅看作一部科幻电影,一个成人童话,认为看看就行,不必深究。
但作为创业者,我更看重电影当中“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言”。
一部广受认同的科幻电影,往往寄托了公众所期待的科技发展方向,这当中暗含了很多未来变量。我相信,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手中一定握有这样一颗“想象力的鹅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