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558-138 易记网址:www.76438.com

配资利率   |     帮助中心   |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济川药业的赚钱逻辑变模糊了

济川药业的赚钱逻辑变模糊了

2023/7/13 7:52: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判断一家公司生意模式的第二个关键点是:

这个生意所处的环境如何?是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还是一个“变革”不断的环境?

用巴菲特的话说,这个生意是否面临着constant change(持续的变动)?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回到数据,看看济川药业的营收历史了,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013年上市以来,济川药业是当之无愧的“大白马”,2014-2018年间,公司的营收增长率,基本都在25%左右。

但是,好日子在2018年戛然而止,2019和2020年,济川药业经历了痛苦的下跌,股价也发生了很大的下滑。

那么,2018年之后,济川药业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这一系列事件的开始,本身只是一件可以被划为“暂时性打击”的“小事儿”:

2018年10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有关修改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要求:

增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 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同时明确指出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孕妇和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者慎用。

在此之前,蒲地蓝药品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三项均标注为“尚不明确”。

看起来,似乎这是个很大的事情,毕竟好像这个药的地位,一下子没那么高了。

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不对: 你会仔细去看自己的药的药品说明书吗?

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去看的,当然,我们不看,不等于医生不了解,这个修订,势必会对医院和医生的态度造成影响,这个毋庸置疑。

这个事情只是个开端,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2019年,济川药业的第二个黑天鹅出现了:

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同时规定“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我们国家有国家级的药品医保目录,进了这个目录,药品就可以走医保报销,很明显,患者就更容易接受、医生也更容易开这种药。

对于济川药业的三大单品来说,济诺和同贝是进了国家医保的,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没有进的。

以前的好消息是,除了国家级的医保目录,各个省还有自己的医保目录,在2019年前,按照国家规定,各省级医保目录,还能有15%左右的“增补”空间。

通俗点说,除了整体与国家医保目录保持一致以外,各个省还可以补充大约15%的药品,进入到自己省的医保目录。

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到不少省份的“医保支付”体系中的。

2019年的这个新规定,意味着未来各省的医保目录,要和国家保持一致了,对于现在不一致的那些“增补”药品,要求在3年内逐步退出。

这也就意味着,最晚到2022年底,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就要从各省的医保目录中消失了。

再说得直白点,以后如果医生要给患者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患者就要自费了。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背景,我们就看到了这个生意的第一个环境特点:

能不能进医保目录,对于处方药来讲,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除了医保目录这个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对于中国的制药企业而言,2016年3月,发生了一件“应该出现,但打击巨大”的事件。

那个月的5号,国务院印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这个一致性评价,我过去在我武生物等几家医药企业的分析文章中,已经讲过,大概来说,就是要确保药品的疗效和质量。

过去,如果一个药好卖,我国的药企会一窝蜂地出仿制药,而一致性评价的要求是,有了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的药企就不能再评审这个药了。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进不了前三名,你就出局了。

那么,前三名的日子就好过吗?恐怕很难这么说,因为还有另一个“大杀器”在后面等着,这就是2018年出现的“带量采购”,也就是俗称的“集采”。

集采这个事情,我在之前我武生物、长春高新的分析文章中都讲过,想了解的可以去后台回复我武生物和长春高新。

集采这个事情可以简单理解为:由国家出面,联合全国的公立医院,要求药企降价。

当然,院内市场70-80%的大头,也就给了这些集采成功的药企,俗称“以价换量”。

这个事情对什么样的药企最不利呢?答案是很明显的:

对于那种过去靠巨额营销费用打进公立医院、而药品本身没有什么独特性的药企。

如果这样的药企还是大单品,就更麻烦,这就属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果这个单品,还远远领先于同行,那就是最麻烦的。

原因也很简单,集采的药品不需要大量销售费用了,因为直接进了,这个过去的“优势”,直接没有了。

另外,“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只有三家了,如果老大远远领先于老二老三的份额,好不容易有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对于老二老三来说,“以价换量”的逻辑,就是这个体系送到手边的一份大礼。

所以,集采几年过去,我们看到大量药品的降价幅度达到50%甚至80%、90%,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济川药业而言,目前还稍微好一些,本来中成药的集采就由于药品难以标准化而受阻,再加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同贝是独家剂型和独家药品,目前还没有被集采“虐”过。

但是,未来就不好说了。

2022年9月,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发布了《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宣告了中药集采时代的到来。

未来,蒲地蓝和同贝必然会面临集采的压力,济川药业的这个生意,将会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

到这里,我们应该看得比较清楚了,我还想分享另一个角度,看看济川药业这个生意面临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未来的方向。

济川药业原来的模式,跟我之前分析过的华东医药很像——用大单品和高销售费用去开拓市场,这种模式,形象点来说,有点像“消费品模式”。

“消费品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伊利这样的企业,出一些金典、安慕希这样的大单品,然后用大量销售费用去铺渠道、做促销,让货品“流动起来”。

如果是OTC类药品——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药,这种模式还是可行的,这种药跟消费品确实很像。

但只要是处方药,未来这种模式就玩不转了,因为下游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的意图也很明确,通过压缩仿制药的盈利甚至生存空间,倒逼药企去做创新、把资源投到研发新药上面去。

济川药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看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9-2020年遇到经营挫折以后,济川药业从2021年开始,研发支出一下子翻了一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明确的态度。

如果把原来那种模式称为“消费品模式”,新的这种模式,可以叫做“药品模式”。

济川药业的态度,已经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做了诠释,但问题在于,这种“药品模式”是否能获得成功,我想,不光我自己,恐怕也没人能有绝对的把握。

看看中国制药行业的翘楚恒瑞吧,常年10%的研发投入,之前创新药在营收中的占比,也没有超过20%。

总而言之,济川药业这个生意所处的生存环境,这些年持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里面我有两个观点:

第一个,这种巨大的变革,未来还会不会发生类似级别的事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产生多大的冲击力,这个事情我拿不准。

第二个,在这种冲击力之下,济川药业这门生意,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我没有较大的把握。

举个例子,这种新的“药品模式”,济川药业能不能趟出自己的一条路来,我不好说。

所以,在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面前,我看到的济川药业的赚钱逻辑变得模糊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可能也注意到本文一开始那张营收的图了,在经历了2019-2020两年的下滑后,济川药业的营收重回了增长,不光营收,各项指标都在迅速恢复。

这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公司已经逐渐走出困境,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思考自己的投资决策呢?( 作者:villike 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





服务热线

400-6558-138

工作时间:08:00 - 20: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时间:09:00 - 18:00

新宝QQ客服

微信公众号
知道创宇云安全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