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亨通转债网下配售“推倒重来”让机构人士大感震惊。
当日,亨通光电(600487.SH)公告称,经主承销商与见证律师对亨通转债网下机构投资者的申购情况进一步核查,发现多家网下机构投资者存在申购数量超过其对应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的情况。
亨通光电表示,经与主承销商申万宏源证券协商一致,按照谨慎配售原则,决定按照以下规则对网下机构投资者进行配售:
对机构投资者或其管理的产品只使用一个证券账户进行配售,如果使用多个证券账户进行申购,则只对申购量最大的证券账户进行配售,若遇所有证券账户申购量均相同,将随机配售。
而配合今日早间有外媒报道称,“证监会窗口指导承销商,同一机构不得多帐户认购可转债。”
此前,不少机构预计可转债“拖拉机账户”打新有朝一日会终结。
“从今天亨通转债的情况来看,监管层窗口指导的这一消息应该确有其事,可转债打新要开始整顿了。”3月21日,北京某券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3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消息求证证监会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事实上,经过近一个月的发酵后,可转债网下打新不公平的现象终于获得监管层重视。
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报道了中信转债网下申购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其中典型的有多家券商用几百个自营账户顶格申购,注册资本1万元的小公司也顶格申购80亿可转债等现象。(详见此前报道:独家丨可转债打新火爆闹妖!有机构涉嫌违规超额申购助推需求虚假繁荣;独家丨可转债打新静水流深,1万元注册资本小公司玩转80亿申购)
当时,即有机构投资者对本报记者表示,“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机构钻规则漏洞,利用自营账户超规模打新。但这种情况其实风险很高,试想如果大家都不买,就一个机构买了,而该机构所有的钱并不能覆盖发行总额,那就会引发巨大风险。”
但随着市场回暖,可转债打新也越来越火热,顶格申购的现象仍在延续。
而事情的转圜苗头也在几天后出现。当时,有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开始有意识的主动规范网下多账户申购。
本报记者注意到,绝味转债,贵广转债的发行公告中,均提及了:机构投资者每个产品参与本次网下申购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中“账户持有人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均相同的多个证券账户参与本次网下申购的,联席主承销商有权确认对应申购无效。
但在贵广转债,绝味转债的网下配售结果中,机构多账户顶格申购的情况依然存在。
有参与两只可转债网下打新的机构投资者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条款中说有限制,但实际并没有强制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