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温氏股份(300498.SZ)早间低开后股价持续下跌,并最终以跌停收盘,报收40.79元/股,单日市值蒸发240.68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温氏股份股价涨幅一度超过7成,此次最新回调被认为与其12日晚间披露的董监高减持计划有莫大关系。相关公告显示,温氏股份6位董监高将合计减持公司765万股。
与此类似的是,年内股价上涨的23家养猪股中,13日有21家股价出现下跌,并有6家跌停,15家跌幅在5%以上。其中,包括新五丰(600975.SH)等公司,股东也同样抛出了减持计划。
多位券商及行业研究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猪产业股股价上涨是基于猪价回暖的预期,是周期股的明显特征,但如果后期猪价不能符合预期或超预期,股价回落也将成大概率事件。
猪产业股集体回调
这是2019年后温氏股份首次出现股价跌停,在此之前的两个月中, 自1月1日至3月12日,温氏股份尽管在此期间仅录得2个涨停板,但区间股价上涨幅度高达73.11%,进入3月后的7个交易日中股价上涨幅度亦高达42.65%。
与温氏股份股价走势类似的是,当天猪产业股出现了集体的股价跳水、回调潮。
目前23只猪产业股中,除温氏股份外,还有华统股份(002840.SZ)、正邦科技(002157.SZ)等5家上市公司跌停。同时,股价出现下跌的概念股数量多达21只,仅顺鑫农业(000860.SZ)一家上涨,15只跌幅超过5%。
此前至3月12日,上述23家猪产业股的股价则均出现了上涨,上涨幅度最大的正邦科技更是达到256.50%,排名其次的益生股份(002458.SZ)、新五丰区间涨幅也都在200%以上。即使是涨幅最低的双汇发展(000895.SZ),区间上涨也达到10.09%。
与股价的长红相比,是多数猪产业股并不亮眼的业绩。
温氏股份凭借养鸡产业的发展,2018年尽管营业收入出现了同比2.97%的增幅,但由于受到猪周期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影响,在猪肉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大幅下滑41.31%,仅为39.62亿元。
“这一轮(猪产业股)的大幅上涨,实际上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价格趋势行情。从历史规律以及叠加目前的‘猪瘟疫情’来看,外部对猪价上涨有着极强的预期。”3月13日,华创证券一位农业行业分析师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对猪价上涨的强预期下,机构投资者对猪产业股颇为青睐,并有大举建仓持仓的趋势。
以温氏股份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温氏股份机构持股合计3.03亿股,较2017年和2016年同期的1.38亿股、4104.17万股增长明显。其中,易方达基金合计持有温氏股份8880.88万股,为持仓公司最高的机构,其次则是富国基金持有4335.46万股。
多家公司宣布减持
对于股价的突然跌停,3月13日,温氏股份方面表示不便回应,但其12日晚间披露的一份董监高减持计划公告,被认为是引发这一股价变动的原因之一。
据披露,温氏股份监事何维光和包括副总裁罗旭芳、董秘梅锦方在内的另外五位高管,计划在未来半年内减持公司合计765万股股份。以目前温氏股份最新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套现金额将达到3.12亿元。
对于此次董监高拟减持公司股份的具体原因,温氏股份在相关公告中均解释系“个人资金需求”。
除温氏股份外,新五丰也在11日晚间披露了股东湖南高新创投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高新财富”)拟在未来半年内,清仓减持公司股份的消息。
更早前的1月底,益生股份(002458.SZ)也披露了控股股东减持的消息,并至3月12日时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67.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57%。
“股东或管理层逢高减持虽然没有什么不妥,是市场行为,但对市场情绪而言仍会有部分消极影响,容易引发抛售。”上海一家专注农业领域投资的私募高管说。
上述私募高管表示,从长期来看,猪产业股仍是周期股,这意味着影响股价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猪价的涨跌从而引发的企业业绩变动。但他同时认为,这一轮猪周期过后,由于行业规模化放缓,养猪企业间的竞争将加剧,未来猪周期的时间跨度将可能发生变化。
“这一轮股价飘红是由于猪价上涨的预期,全市场都知道猪价要涨,但现在预期也基本反应完了,后期如果猪价不符合预期,对应概念股的股价也许会大幅回调。另外一点在于,由于‘猪瘟疫情’的影响,虽然猪价可能上涨,但未来养猪企业的业绩却并不一定能够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就是猪的量下来了。”上述私募高管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则认为,从过去数轮猪周期的情况和同时由于“非洲猪瘟”的发生,导致疫区增加,猪肉供应减少,在需求未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来看,猪价上涨被广泛预期的逻辑是成立的,但具体情况仍需要市场最终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