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接下来央行会推动银行成本下降为化解地方债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做准备。与之对应的是,存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很降低。
1
通常来说,央行把政策利率下调,银行也会跟着把贷款利率下调,这样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才算有个好的开始。
然而,8月15号央行把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市场所有人都认为银行会顺其自然地把贷款利率也下调,甚至会因为最近房地产风险加剧而对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20个基点。
可是,银行却没有这么做。
我认为跟地方债和房地产风险向银行蔓延侵蚀银行资产收益有很大的关系。
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银行利润在下降。
2023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低6.1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74%,资产利润率为0.81%,同比分别下降0.23个和0.08个百分点,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资产规模扩大来‘以量补价’。
银行利润下降的背面本质上是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在变弱。
要知道,银行的利润主要靠放贷吃利息,而在我们的经济系统中这几十年来借钱的大头儿又主要集中在地方(包括国企)和房地产。
因为疫情这几年财政支出压力很大,化债过程时常出现地方与银行协商降低还款利息、延长还款时间等问题。同时,房地产因为房子不好卖还款也成问题。
没办法,大环境就摆在那里。
经济压力越大,银行早期的贷款风险本身就会上升,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就会提高从而挤占银行放贷能力。同时,为了响应号召支持经济又不得不降息,导致净息差不断收窄。
这些都在不断考验银行的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这次银行没有跟随央行把5年期LPR下调很大概率是考虑自身的风险。
起码这件事儿暴露了两个问题:
其一,银行因为自身风险考量已经没有动力再牺牲自己的利益而降息;
其二,央行因为银行利润问题,货币政策传导会变得更加不顺畅。
2
怎么办?
当前的经济又离不开银行的支持。
一方面上,上周五三部门电视会议高层刚刚发话要银行多放贷款,另一方面,7月24号的ZZJ会议提出的一揽子化债政策也需要银行配合。
只有降银行成本这一条路!
把银行成本降低了,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一环才能被疏通,银行才能顺应市场(或者说央行)的要求不那么保守的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
8月17号,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1里专门提到要确保银行合理利润才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观点。
这说明央行也认为应当稳住银行利润、稳住银行风险。
鉴于央行刚刚表态要优化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同时协调财政支持以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接下来央行很有可能会允许银行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同时为了配合地方化债也会通过降准为银行释放更多的低成本资金。
3
然而,这能把银行稳住吗?
我认为很难,起码风险还会再暴露一段时间。
理由有二:
其一,现在“保经济增长”与“化风险”之间,政策依然偏向于去杠杆、化风险,特别是地方债和最近碧桂园违约事件引发的楼市。
这就注定在经济遇冷的时候地方腾不出手通过投资支持经济,也注定会让市场的货币滞留在地方满足还债需求。同时,房地产风险暴露却不降价也在进一步伤害居民的购房需求。
可以说,以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在政策实质上收紧的情况下基本熄火。
虽然短时间央行可以通过降成本缓解银行压力,但是只要经济不尽快往复苏的方向跑,银行手里的贷款始终都存在损失的风险。
最近的股市就很能说明问题。
其二,也是最根本的,银行特有的性质让它始终很难市场化,毕竟时不常稳经济的任务一定会让银行手里的资产存在“杂质”,抗风险能力越来越低。
7月初的时候,高盛曾下调国内银行股评级,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地方债风险会侵蚀银行利润。
虽然报告说的很夸张,但是根本的落脚点并没有什么问题。
最新的小作文传言,央?将设?应急流动性?融?具,通过这??具由银行向地?城投提供长期的低利率贷款,这导致最近的城投债又火(活)了。
这本身就是贷款利率与风险严重不匹配的具体表现。
不光地方债,连信用贷、经营贷都比有房子的抵押贷款利率便宜,给贫困地区的产业和个人贷款就更便宜了......
没办法,政策要求!
权利跟市场拧成了一股绳,银行系统没风险才怪。
总之,笔者认为这次降息把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也试探出来了,接下来央行大概率会着手稳银行。
然而,只要“紧”的状态还在,风险就还会继续暴露,就还会倒逼高层继续释放“利好”,直到把掐着脖子的手松开为止......
事实上,现在观察中国经济只有两个视角,一个是地方债一个是房地产,地方债化债结束、楼市企稳经济才能从束缚中解脱。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