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上周,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这两只“牛股”分别被研究机构作出了“卖出”的评级,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质疑这些研究机构有不良动机,还有人批评看空报告是在扰乱市场秩序。昨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个股的看空报告非常正常”,这表明在监管者眼里,看多看空都是市场中的正常现象。
客观地说,不少投资者对于看空、做空的认识比较片面,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只有看多、做多才是有益的,看空和做空不仅动机有问题,对市场也具有破坏性。其实,从股市诞生那天起,做多与做空就同时出现了,在那些“自然生长”起来的股市里,投资者很容易理解看空做空,对其不易产生偏见,而中国股市是后起的设计的产物,出于各种考虑对引入做空机制非常谨慎,其结果是人们对做空比较陌生,易于产生负面印象。
对价格形成机制来说,看空与做空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我们固然希望股市上涨,但股市上涨不能严重脱离基本面,否则最终要通过大幅下跌来纠正。如果做空机制完善,股市成为脱缰野马的概率就会低很多,也就是说,做空提高了市场的定价能力,降低了风险,最终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有人不喜欢看空、做空者,是觉得他们总是给做多者制造痛苦。其实,做空的难度很大,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从长远看上市公司价值不断上升,股价趋于上涨;二是上涨的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下跌的空间极端而言仅100%。所以,做空者要想以较大的安全边际获利,就必须切切实实地找到市场没注意到的 “利空”,或者在股价严重高估时出手,可以说,做空者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啄木鸟”的角色。不论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16年A股下跌,做空行为都不是市场崩溃的根本原因,前期做多过度而导致市场失衡才是问题的根源,如果做空机制早些发挥作用,或许后果不会那么严重。
有人说,如果任由做空者“恶意”唱空,市场秩序岂不是要乱套?看多大多为做多服务,看空大多为做空服务,理论上双方在发表言论时都应该谨慎中立、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但在股市这种利益场上客观上讲不易做到,监管过多微观介入这类事情也不现实。怎么办?让双方相互牵制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其实,长期以来A股的主要矛盾是随意放卫星、胡吹乱吹的看多报告泛滥。消极地看,出现一些夸大其辞的看空报告,有助于对冲盲目看多报告的影响力。要相信,即使双方报告都有问题,双方打架也比单向机制更能促进股价收敛于基本面。即便专业做空机构,如果其研究过于远离现实,不论如何夸大,最终也可能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香港市场上的专业做空机构生存越来越不易,说明胡乱看空同样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对“恶意”唱空的担忧是多余的。
A股市场做空机制欠缺,在这种情况下,看空只会是零星事件。从长远讲,市场定价最终还是要建立在完善的双向机制上,而这首先要求人们摘掉看待做空的有色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