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资产配置方式收益率的下滑,信托认购迎来小阳春。
但与之相对的,由于资产荒愈发严重,信托产品创设不足问题凸显。长期来看,房地产和政信项目融资成本下滑趋势已经形成,但好项目被疯抢、差项目更无人问津的马太效应正在蔓延,有央企甚至不得不补上各种增信手段来获取信托公司“青睐”。
信托产品“不愁卖”
多位信托人士表示,自家产品不愁卖。
“今年1月我们公司的产品认购量同比翻了一番。”3月14日,一位资本实力靠前的信托公司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开年以来信托产品颇受客户追捧,产品卖得很快。
至于原因,上述信托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企业主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去年不靠谱的投资方式导致爆雷过多,因而信托这一相对稳妥的投资方式更受青睐。
另一位资产规模较小的信托公司人士则表示,毕竟信托是固定收益产品,相对稳健,因此在整个市场收益率下行时,客户会转向信托。
论及股指振荡上行对信托的影响,上述信托人士表示,股市的池子相对于资管行业来说还是太小,因而对信托认购影响有限。
此前有多位信托人士表示,信托收益率下行的趋势有所放缓。根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2月新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从1月的8.23%下降至8.17%。
为找钱企业加增信
硬币另一面,是资产荒愈加严重。
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2月份共有56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43款集合信托产品,预计发行总规模1097.25亿元,发行产品数量和规模较上月大幅下降。这其中有一定季节性因素,但项目挖掘难已是业内共识。
以房地产信托为例,一位华东房地产信托人士表示:“项目抢得很厉害,尤其是大型开发商的优质项目,最近房地产企业项目也出现了利率下行的趋势,虽然现在降得不明显,但后期如果仍僵持,融资成本下滑是必然。”
从房地产企业海外发债利率来看,2月万科发行的20亿元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票面利率已低至3.65%。
但房地产项目的情况也出现分化。上述房地产信托项目人士举例称,大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央企国企的优质项目,融资成本约在8.5%,大型民企的优质项目约为10%,资质更差一些的在12%以上。
分化情况在在海外发债上也类似,比如有房企2月海外发债票面利率高达15.5%。
资产荒并不意味着需求趋弱,相反,很多企业依旧资金干涸。
“很多优质企业,以前都不愿意加上房产抵押、股东担保、集团担保等增信措施,但现在信托也怕违约,要求他们多加增信措施,企业也都加上了。”3月14日,一位信托公司中台人士对记者表示,去年诸多国企违约率上涨,倒逼信托公司加强风控,对融资方的基础资产质量、主体资质、增信措施严加审查,国企央企“找钱”也难了。
城投项目峰回路转
近期政策对于城投项目也有所松绑。
以镇江市为例,江苏省财政厅在2019年省两会上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末镇江政府债务限额732亿(一般债限额264亿,专项债限额468亿),余额702.17亿(一般债余额241.02亿,专项债余额461.15亿)。这只是纳入财政预算部分,国盛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2017年镇江的有息负债已高达3934.18亿元,经调整后债务率高达1383.62%。
此前对于镇江的项目,资管界较为谨慎,但近期一位上海信托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镇江的政信项目可以“闭着眼睛干”。再看镇江城投债的票面利率,19镇江城建SCP003的票面利率为5.9%,低于上期80BP,19镇江城建SCP004直接下滑至4.8%,再创新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报道,江苏省在2018年11月召开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推进会上,会议材料中就有镇江作为地方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城市的请示汇报,得到了省政府层面的支持。
“只有‘红头’的项目(政信)可以看看了。”上述上海信托人士表示。
近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有所松绑,一方面沪深交易所上周窗口指导,城投公司发行六个月内到期或含权到期的债务,借新还旧放开“单50%”上限限制;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借贷,平台贷款项目条件审核略有放松,对报表财务数据、交易背景等合规性的要求相对弱化。城投债务违约状况或迎来好转。
但一位资管业内人士称,政信项目未来好的会更好,资金价格也会相应下降,差的却更无法融资。“我们公司的标准是,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收入低于50亿的政信项目就不做了。”
3月14日,信托业资深人士武跃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债务不再由中央政府兜底的情况下,金融去杠杆期间,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收入较低的地方政府主导的政信项目风险高企,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才5亿,但通过各种资管计划融资金额却高达10亿甚至20亿,这时候违约是完全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