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房地产业,降温了吗?
城叔先留下一个问号。
数据都降了
3月7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海南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三亚市长阿东,都提到“房地产”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严控房地产的背景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刘赐贵的话,言简意赅。
沈晓明则摆出一组数据:
去年海南GDP增长5.8%,扣除房地产因素以后,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
去年以来,海南的房地产指标已出现了预期变化,市场基本稳定,2018年全省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6.8%,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7.5%,销售额同比下降23.2%,销售对象已经由岛外居民为主,转变为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为主。
三亚市长阿东,现场回忆起自己两度被“约谈”的经历。
“去年3月,我在全国人大代表通道上讲,‘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三亚绝不当房地产的加工厂’。我讲这话时,当三亚市长还不到3个月,信心满满。结果,一个多月之后,5月,我被住建部约谈;7月,我又被住建部约谈。部领导对我说,三亚的房价还是高。”阿东透露,经过这一年调控改革,三亚新建商品住房同比减少55%,销售面积同比减少50%。
总结起来,三个人的发言不外乎在表达:“数据降了!”用沈晓明的话说,去年以来,海南房地产调控效果“达到预期、好于预期”。
2018年对于海南房地产而言,可视为“转折点”载入楼市史册。统计显示,海南一年内发布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不下20次。
当年4月22日,海南召开《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新闻发布会,在已出台限购政策基础上,正式实施商品住宅全域限购。这一政策也被喻为“全剧终”,成为海南商品房销量快速冷却的开端。
这匹曾经脱缰的“野马”,总算暂时被拽停脚步。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海南房地产业总投资下降16.5%,增加值下降12.0%,竣工面积下降6.3%,销售面积下降37.5%,销售额下降23.2%。
这意味着,从2011年起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总算出现“同比下降”。
靠什么支撑?
一直以来,海南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很大,无论投资还是税收,都占50%左右。“壮士断腕”,谈何容易?
近年来,房地产一直是全国“两会”期间海南代表团的热门话题。2018年,也是全国“两会”期间,在海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城叔见到刘赐贵时,他一脸严肃、斩钉截铁地说:海南不能成为房地产的加工厂,未来“岛外想买多少,我们就建多少”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为改变“一业独大”的房地产业,海南甚至不惜破除以GDP、工业产值、投资为考核的“政绩观”。
房地产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建筑、消费、金融、家电等产业发展。2018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5%,导致一些与房地产捆绑的非房地产投资同步下降,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5%。
只有真正改变“指挥棒”,才能自上而下让海南房地产业走向良性发展。
今年1月,沈晓明在作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在加强房地产调控、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土地、不断提高生态环保和亩均产出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投资可持续增长,下功夫还不够。”
那么,转型之后,海南经济靠什么支撑?
3月7日,沈晓明再度提及这一问题:“过去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消费主要靠投资,而投资主要靠房地产。”房地产调控后,海南主要在出口和消费上做文章。
谈到消费,主要支柱当然是旅游业。2018年,海南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元,增长14.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虽然依旧在增长,却是近三年增长率最低的一年。
再看出口。今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去年海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8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外向度有所提升。对比来看,海南进出口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额排在倒数,和地处内陆的西部省市一起垫底。
转型之路,仍任重道远。
沈晓明还谈到,房地产调控留下的缺口,需要有新产业来填补。填补的内容,就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2018年,海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总数增至381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此前,海南政府工作报告定下2019年的目标:GDP增长7~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0%,货物、服务进出口总额均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翻一番……
在沈晓明看来,“上述目标,比较高”。而对于自贸区建设刚刚起步的海南而言,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