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丹 上海报道
进入阳春三月,随着各项配套制度规则落地,科创板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越来越近了。近几个月来,其热度持续高烧,场内场外层层发酵。
3月5日晚,上交所更公开表示,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科创板这项重大改革工程已进入开板的冲刺阶段。在谈及科创板设立进程,上交所方面还坦言,技术系统准备方面,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已准备就绪;而科创板交易系统也在加紧改造调整中,计划将于3月底进行全行业全市场联调联试,预计5月底准备就绪。
3月5日当天,A股市场上的创投概念股、园区概念股,以及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影子股又掀起了一番上涨浪潮,张江高科、市北高新等纷纷涨停,骆驼股份开盘即走出“一字板”,且因价格异动,骆驼转债(113012)盘中被暂停交易。而究其原因,前日晚间,新三板公司金达莱(830777)公告拟到科创板上市成为了吸睛的引擎。
开户已经预约
科创板的最新进展一直备受关注。
至目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对接投资者端进展较快。从券商准备情况看,都在积极进行交易系统的改造升级,与交易所配合技术接口的迭代更新。
投资者开户方面,3月3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接受记者采访透露,拟投资科创板的投资者已经可以开户。随后,3月5日,已可见东方财富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开通了科创板线上预约开户。
据国泰君安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改造早已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APP和PC客户端都正在根据科创板的交易规则和业务流程更新用户界面。
根据此前的计划安排,上交所预计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技术改造和市场端改造工作,之后进行全市场测试和全网演练,不出意外,今年上半年相关技术准备可以全部完成,具备开板的技术条件。
尽管目前审核端的相关技术系统还没有完全就绪,科创板上市委员会成员也没有最终落定,有意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暂时还不能到上交所递交申请材料,但从种种迹象看,市场还是能够感受到紧锣密鼓地进行。
3月1日,上交所已通过会员专区向各保荐机构发布通知,宣布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完成了开发测试工作。3月4日,上交所又接续公告,自当日起,各保荐机构可向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申请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EKey证书,用于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登录和相关业务办理。
根据相关业务细则,注册制的业务流转和申请审批将采取全程电子化的方式,包括受理材料、审核流程、信息披露等流程的电子化,审核进度及相关更新情况会通过官网作出公示。此前上交所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一季度内可以受理发行材料申请。
“发行审核流程预计持续最短4个月,最长7个月”,广发证券一位投行人士猜测,最早今年三季度初,第一批企业即将上市。
科创板备选企业较劲首批
科创板开板渐进,首批将花落哪些企业?
事实上,这个问题自去年11月科创板宣布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关注,随之亦出现各种名单式猜测。
2月17日下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黄红元正式回应表示:目前没有首批名单,科创板第一家什么时候上,目前来看还不好估计。
他透露,交易所确确实实做了很多摸底了解工作,通过证券公司、各地方政府的金融局、证监局了解了科创企业的储备情况。总体来看,按照科创板的定位和准入条件,以及这些企业自身的意愿,后备的科创板可以上市的企业数量还是比较适当的。
3月4日晚间,随着金达莱公告拟上市科创板,市场内关于首批企业的议论又进入一波小高潮。事实上,今年2月21日,另一家新三板公司江苏北人(836084)也已经公告,近日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到科创板上市的议案。
上述两家因为是新三板公司,有信息披露要求,而更多的拟上科创板企业则都是“秘密”或半秘密进行准备工作。如黄红元理事长透露,目前按照科创板的定位和准入条件,以及企业自身意愿,后备的科创板可以上市的企业数量还是比较适当的。从这些企业的准备看,有快有慢,基本判断下来,不太会出现大批量集中申报。
根据3月3日深夜,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简称《上市推荐指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简称《上市审核问答》),可以明确的是,三类七大领域的企业有望获得重点推荐,从而优先上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多地政府金融办、证监局等都就辖区内的科创板备选企业进行了最后梳理,并对上市意愿较强,营收、估值较好的独角兽类公司筛选为争取首批上市的重点推荐标的。如近日,西安高新区金融办推出了28家第一批科创板重点培育对象。
多位受访的公私募基金经理透露,目前,拟上市科创板的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接受机构调研,但了解下来,虽然已经准备好了上市材料,但是否能首批上市,确实不得而知。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预计科创板最快于今年7月1日运行启动,首批上市企业20-25家,年内80-90家左右。首批发行将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半导体、医药三大类。
上海一位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负责人也透露说,业内目前较为普遍的猜测是首批上市科创板的企业在20家左右,本着“严标准、稳起步”的原则,再考虑到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他认为,首批上市并不会太多。“但一定是具有地域、行业、上市标准等代表性的企业”,该投行人士解释说,比如七大重点推荐领域各自筛选出代表,还比如几大科技企业集中的园区或地域,按照上市标准,盈利与非盈利企业等,也可能选出代表作为“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