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余娜 煤价高企的2018年,中国煤炭企业赚的“盆满钵满”。3月1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2888.2亿元,同比增长5.2%。这是中国煤炭企业继2016年实现转亏为盈后,连续第三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煤协”)此次发布的《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统计,9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含非煤)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26.7%。另据经济观察网记者统计,截至3月1日,在29家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的煤企上市公司中,20家公司业绩预增,7家公司预减,2家公司预警(净利润不稳定),近七成煤炭企业实现业绩预喜。
“2018年,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行业效益持续好转。”中煤协副会长姜智敏表示。据其介绍,2018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558.5元/吨,现货价格总水平保持平衡。“十三五”煤炭去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煤炭行业已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
“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两年期以上的合同得以推广,比重大幅度提升。“中长期合同履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关信用数据采集正在进行。”中煤协经济运行部主任、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杨显峰在回答经济观察网记者提问时坦言。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尽管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企达65.7%。其中,煤炭企业负债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负债2000亿元的企业8家。另据中煤协统计,2003年到2017年15年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投资4.46万亿,收益仅2.67万亿元。“煤炭企业的财务成本较高,是导致高负债率的因素之一。”中煤协副秘书长张宏表示。
煤企高负债之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负担较重,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2018年煤炭行业仍有20%左右的亏损面。
为摆脱亏损困境,不少煤炭行业或尝试改制重组,或跨界融合布局新产业。2018年,山西省、河南省分别对煤炭集团各专业化板块实施重组;辽宁省整合9家涉煤企业组建了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登陆A股市场;贵州省重组盘江煤电集团,水矿、六枝工矿划归整合,专业化重组事件接踵而至。与此同时,煤企跨界融合消息不断。国家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晋煤集团等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陕煤集团重组江苏恒神股份布局碳纤维;山东能源注资30亿布局健康医疗等频频上演。
“煤炭行业的非煤产业为企业长远发展赋予了新动能,但也要看到,煤炭企业非煤板块大而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大型煤炭企业非煤板块贡献了平均六成左右的收入,却仅贡献了平均一成左右的利润。如何提高非煤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非煤产业的经济效益或是今后一个
时期煤炭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中煤协统计与信息部主任陈养才建议。
另据《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预测,2019年,我国煤炭消费预计将保持基本平稳,增量不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加快,主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能力增加,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全国煤炭市场供需也将逐步向宽松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