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下午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据新华社 )
作者|范为(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
——这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首次全面、完整地论述我国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在中国将扩大对外开放(包括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非常重大,值得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资本市场人士认真思考与领会。
1 、强调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
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包括债务市场约200万亿的中国巨债风险,与股票市场的4.7万亿股权质押风险。
对于债务领域的违约风险:中国经济的转型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叠加在一起,对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居高不下的企业融资成本也使得部分企业债务不断发散,从还本付息变成了仅能支付利息的状态。降低企业融资利率,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增加企业盈利增速,重新使企业债务在微观主体层面回到收敛的状态,而不需要依赖宏观政策的“大放水”。
对于资本市场的重大风险:化解4.7万亿股权质押风险,特别是已跌破规则要求的强行平仓线,但考虑到金融安全、社会稳定,而未平仓,由券商、银行持有的2.8万亿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股票市场需要有时间较长、力度较大的一波行情,才能打赢这场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2、强调金融对经济的重要作用。“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评:过去20年来,上层的基调一直是强调是“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点非常正确。但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趋势,金融业已从过去国民经济的单一行业,发展到与国民生计、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金融业也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高层第一次强调金融活、金融稳、金融兴对拉动经济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资本市场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在中国扩大金融开放的大趋势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过去十年,欧美国家危机连连,但资本市场却是10年大牛市;我国经济并未爆发系统性风险,但股票市场却让民众很受伤。高层希望借鉴美国、欧洲、日本,在08年金融危机后通过股市连续10年牛市,来化解危机、振兴经济的有益经验,希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3、“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
评:过去10年,我国经济并未爆发系统性风险,但股票市场却让民众很受伤。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本市场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中国资本市场新的发展阶段。为国有企业解困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初的发展动因,但早已不是当前的主要需求。
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刻不容缓。此前的机制始终没有把好入口(上市)和出口(退市)两个关:公司A股上市很难,但上市后约束较低,退市制度也不完善。造成上市后廉价成本且数量巨大的大小非,没完没了地减持,不断地摧毁市场的价值中枢,造成价格传导机制失灵;市场各方全面亏损,一再引发股灾、股权质押危机和系统性风险。
解决这一顽症,必须从改革新股股权结构等基础性制度入手。公布的科创板细则征求意见稿中,对一股独大、大小非疯狂减持进行了基础性制度改革,再推动老股的制度性改革。唯此,中国股市才有长期慢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