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给我们发养老金?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2日共同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9)No. 10》(下称报告)指出,因为老龄化速度加快,个人账户养老缴费被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使用,结果职工个人账户为空账,养老金权益债务实际上处于隐性负债状态。
此外,因为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三四百万速度下降,而每年达到退休年龄的新增人口近千万,中国养老金支付面临危机。
上述报告测算认为,2015年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6个,但是到2022年,半数省份养老基金将收不抵支,其中个别省份累计结余耗尽风险加大。
报告认为,要促进养老基金快速增长,核心是要“放水养鱼”,让企业和居民收入能快速增长。在做大经济总量时,降低税费缴纳比例,实际可以提高整体的税收和社保费收入。为此,报告建议,可以适度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名义费率,全国各地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可以设定在16%-20%。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指出,因为用人单位普遍感到社会保险的缴费负担过重,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背景之下。但是如果要维持现在的保障待遇,现在的缴费水平很难降低。所以,要降低目前的实际缴费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半数省份养老金将收不抵支
根据报告的测算,目前全国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问题突出。
目前部分省份的养老基金已“不够用”。如2015年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达到了6个。目前,部分中部省份(如江西、湖北)和西北地区省份(如甘肃、青海、宁夏)基金当期结余量已经很小,未来2年这些省份会出现收支赤字。
从财政补贴看,政府不断加大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力度,补贴数额已经从1998年的24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8004亿元,增长了332.5倍,20年来各级财政补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总数额为4.1万亿元。按照以往的增速计算,2019年各级财政补贴规模将达到1万亿以上,此后每年还需增加一两千亿。
而未来各地养老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还会加剧。报告提供的精算结果显示,2018-2022年,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将维持在13-14个,接近全国省级统筹单位的一半,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其中个别省份累计结余耗尽风险加大,基金结余向部分省份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
对此,报告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龙玉其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是总量大、速度快、高龄化、未富先老。快速老龄化过程中,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养老缴费时,很多企业不是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费的,而是按最低工资缴的,这导致养老金少缴。但是如果按照规定的要求缴,企业和个人负担重,这也是问题。”他说。
提高社会福利支出占比
鉴于目前个人养老缴费的账户为空账,未来应加快改革。比如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
一是将个人账户完全虚拟化,放弃做实个人账户的提法,把个人账户基金和社会统筹基金混合使用,但保留个人账户的激励功能,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缴费直接关联。
二是剥离个人账户,将个人账户与社会保险强制缴费或社会保障税有机结合,作为公民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基本依据。
三是坚持继续做实个人账户,合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住房公积金,实行完全积累型的基金运行模式,类似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和中国香港的强积金制度。
龙玉其指出,第三种方案改革力度大。中国要实施这个改革的话,有一个情况也要引起注意,就是企业的负担比较重。
根据记者了解,个税、公积金以及社保费加在一起的话,缴费总额甚至可以达到居民工资的40%或者50%,这对企业和居民均是巨大的负担。
为此,西北大学教授席恒建议,养老缴费比例必须要较大幅度下调,如此才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如果企业负担重,同时经济增速放慢了,则未来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压力更大。
要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问题,还需要其他配套改革,比如促进生育率提升和延迟退休制度的出台。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国财政资金较多地用于促进经济建设支出,对社保和居民福利支出比例尚待提高。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举例指出,从全口径预算看( 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型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企业经营预算合一),中国经济建设方面财政支出大体占40%,社会福利性支出也大体占40%。但欧美国家经济建设支出最多不超过20%,剩下60%用于社会福利性支出。
“未来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也要进行调整,这是社会保障提质增效的阶段。”高培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