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凉凉”在互联网领域响起,在滴滴宣布裁员之后,京东也开始宣布裁员,与滴滴不同的是,京东裁员的对象是副总裁级别的高管。
近日有消息称,在上周末举行的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京东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随后,京东集团正式回应称消息属实。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该淘汰机制目前已经启动。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自2018年以来,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陷入裁员风波。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的泡沫消散,其真实状态得以显现。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部分,进入2019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领域裁员声音也随之四起。
京东约10名高管要被淘汰?
据悉,早在上周末举行的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京东就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作为一家拥有18万人的企业,有分析认为,目前京东这个级别的高管预估在几十人到一百人。
若以此计算,此次面临淘汰的10%高管,总人数大约为10人左右。对此数据,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未有明确数字公布。
但此前外界传言称此次裁员近100人,他表示“这个消息不属实。”
京东此举是经过内部深刻反思后的结果。
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对高管末位淘汰事件一事,给予记者的回应称,“京东集团正在积极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旨在盘活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活力,为多元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京东集团接连遭遇了一系列问题:股价下滑、创始人负面危机等,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京东似乎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包括外企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副总裁层级的高管非常多,像京东,包括集团、业务板块、事业部等几乎都设有副总裁、总裁职位,这类高管大多都已加入京东多年,享有市值不菲的股票和期权,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降低初创期的‘战斗热情’。此次引入“末尾淘汰”考核机制,是为‘倒逼’他们一如既往保持创业或‘空降’时候的激情与战斗力,从而带动整个公司团队活力,产生‘鲶鱼效应’。”
网经社旗下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京东集团业务体系非常庞大,整个集团大致有三大板块:京东商城、京东物流还有京东数科(原京东金融)。在京东公司过去十多年“跑马圈地”和“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容易犯很多大公司的一个“通病”,就是业务涉猎过于广泛、效率降低,各业务单元、事业部形成各自的“小山头”壁垒。
互联网裁员潮来势汹汹
曹磊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在当下资本进入寒冬、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的市场背景下,未来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变数”,因此众多电商互联网平台纷纷选择“裁员”来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营支出,实现开源节流,降本提效,度过“寒冬”。
刘强东在2019年新年信中表示,即将到来的己亥新年,可能会面对更多的波折与挑战。在这新的一年,京东还需要艰难翻身。
在京东之前,滴滴裁员一事也曾引起行业热议。
2月14日,滴滴被爆2018年整体亏损109亿元,隔日,滴滴CEO程维宣布,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15%,涉及2000人左右。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年底至今,已有包括人人车、滴滴、京东、腾讯、阿里巴巴、eBay、美团点评、唯品会、趣店、摩拜、去哪儿、七只考拉、猩便利、当当网、便利蜂、途牛、小红书、京东到家、网易严选、蘑菇街、ofo、乐视、食得鲜、拉勾网、美图、PPTV等数十家知名电商互联网公司传出类似裁员消息。
如果连阿里、京东等这些互联网巨头都难以在寒冬中独善其身,可想而知,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更加难过。
可以说,裁员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而裁员背后的人才市场,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供需拉锯战:一面是裁员的来势汹汹,一面则是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渴望。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是前期以“烧钱”、圈用户、吸引流量为主,但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获取新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互联网企业单纯靠“烧钱”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特别是融资难的大背景下,对于还未实现盈利的玩家来说,有些雪上加霜。虽然通过裁员能够给企业降低成本,但并不能治本。
有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市场不相信眼泪,在顺应市场大环境变化下,如何进行策略调整、利用持续创新,改变不利局面,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