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即将上市的共享出行公司Uber在2018财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2018年也是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上任后公布的第一份完整全年财报,尽管财报显示亏损正在进一步收窄并且收入继续增长,但增速与过去几年相比显著放缓。
根据Uber提前公布的年报,这家公司2018年全年收入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订单金额高达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亏损较2017年的22亿美元同比下降15%至18亿美元。
而这并不是Uber一家在亏。全球共享出行的企业几乎都陷入了亏损泥潭,在中国,滴滴在2018年的亏损超过了100亿人民币,而东南亚最大的移动出行公司Grab虽然并未对外披露数据,但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Uber与Lift亏损中谋求上市
从季度表现来看,Uber在过去一年的增速放缓,并且亏损依然严重。
Uber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30亿美元,尽管同比增长25%,却低于第三季度38%的增速。2018年第四季度,Uber亏损高达7.6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Uber订单金额达142亿美元,创下了史上季度新高,但每单的收入比例出现下滑,Uber表示这是因为公司在产品线方面的投入增加以及竞争加剧所导致。
Uber已经为今年上市做好准备。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Uber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交通运输和物流的全平台公司。公司的“登月计划”Uber Freight以及Uber电动自行车,自动驾驶和飞行汽车的研发,为Uber未来在任何形式上的出行都做好了相应的布局。但是这些早期的投入与远期的回报也增加了Uber的开支。
Khosrowshahi自2017年接管Uber以来,最大的任务除了扭转公司巨大的亏损以及受损的企业形象之外,就是帮助公司上市。为了尽早扭亏,Khosrowshahi做出一系列的“撤退”举措,他上任后的第一项重大决定就是从俄罗斯市场退出;几个月后,Uber又卖掉了亏损的东南亚业务,将其出售给了东南亚的出行巨头Grab,换回在Grab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Uber和Grab背后的资本都是软银以及软银投资的滴滴。
为了应对来自多方的挑战,Khosrowshahi还下注更为广泛的出行方式,一口气收购了共享自行车公司Jump。Uber还将外送业务Uber Eats成倍扩张。Uber CFO称,从订单规模来看,Uber Eats是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最大的策略送餐服务提供商。
如今,Uber已经把送餐服务作为其核心业务,和打车业务一样。虽然Uber尚未公布第四季度送餐服务的数据,不过根据第三季度的财报情况来看,Uber Eats贡献了17%的收入。Uber计划将外送业务扩张到美国超过70%的城市。
Uber在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Lyft也将于今年上市,后者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两家竞争者的上市路径可能区别很大,大股东软银投资的Uber很可能将采用同股同权的上市方式,而Lyft则会同谷歌和Facebook一样,采用双重股权制度来保护创始团队的投票权和话语权。
滴滴烧钱不止
如同Uber一样,在中国,作为共享出行鼻祖的滴滴也在巨亏的煎熬中。
近期网上疯传的一组数据是,滴滴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同时,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
对于上述数据,滴滴方面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积极出面辟谣,不过也没承认。
只是,刚被传出巨亏没两天,滴滴就主动宣布要裁员过冬。
2月15日的滴滴月度全员会上,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作为一路从补贴大战中熬出头最终“剩者为王”的出行巨头,滴滴一直被市场解读为一家以烧钱著称的公司。即使网约车市场竞争格局已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滴滴似乎离盈利还是很远。
去年下半年因为顺风车安全事件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后,程维在一封公开信中承认,6年来滴滴还没有实现过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人民币。滴滴出行业务对应GMV的平均抽成约为16%,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和乘客,公司整体对应GMV的毛利率只有1.6%。2018年上半年,包括司机高峰期补贴、接单和服务奖励、乘客优惠等在内的总补贴返还金额超过117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半年超过40亿元的整体净亏损中,有因为美团插足打车滴滴不得不在相应城市提高补贴的成本,还有为了迎战美团滴滴布局外卖业务的投入。
但如果结合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的数据,在美团停止打车投入,滴滴外卖也不再疯狂补贴之后的2018年下半年,滴滴亏损额超过60亿元,明显高于上半年。
2018年下半年加剧的亏损很大程度上与顺风车业务关停以及网约车业务整改有关。滴滴此前在声明中公布了顺风车的一组数据,在顺风车上线的三年多时间里,滴滴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这意味着,这三年多来,滴滴的顺风车平均一天约90万单,体量惊人。
虽然滴滴强调顺风车定位是公益,但是顺风车业务的特质决定这项业务对于滴滴而言是可以赚钱的业务。这也意味着关停顺风车对于滴滴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损失。
此外,为了引导网约车司机积极地合规化,滴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合规司机的补贴力度。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足够的合规化运力,滴滴这两年加大自营车的投入,除了购买汽车,还要招募专职司机运营。
除了主业上的持续投入,滴滴不断扩张的国际化版图也需要投入真金白银去砸开市场。
2018年,滴滴还收购了此前1亿美元投资的巴西打车服务商99。紧接着,滴滴又与软银宣布成立合资企业进入日本出租车市场。
在2018年之前,滴滴更偏爱通过股权投资进入其他海外市场的曲线出海方式,而不是像Uber一样的直接深入当地拓展市场。但一旦亲力亲为地去海外开疆辟土,如何适应当地政策并与当地对手直面竞争,这些曾经考验过Uber的问题就需要滴滴来一一面对了。
此外,太多新业务的投入也被视为滴滴亏损的重要原因。据悉,在过去六七年的时间里,滴滴内部有二三十个业务单元在运作。
不过对于这些新业务,程维已经有了决断。除了裁员,程维在前述月度大会上强调滴滴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
而在东南亚,这个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出行市场潜力。从印尼到缅甸,这一超过6亿人口的市场,移动出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0亿美元。创立于新加坡的Grab是东南亚第一家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Grab占据了东南亚95%的第三方出租车打车市场以及超过70%的私人打车市场。虽然这家公司目前为对外公布具体的营运数据,但据了解这家公司同样在亏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