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18年的下挫后,2019年的A股在春节前后掀起一波反弹,之后社融数据也再现“天量”。从过去的历史寻找未来行情的可能答案,是不少市场人士预测的“法宝”。到底猪年市场几何,2019年会不会是2013年的翻版?
“今年还是震荡筑底阶段,可能3月份开始要下探了。”华林证券(002945.SZ)财富管理中心私人业务部副总经理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如果真的如此,替代当年“钱荒”的利空因素又将会是什么?需求以及企业盈利下滑,都可能是潜在值得担忧的因素;资金面方面则要看过去几个月大量涌入的外资,将会在什么时候“止盈”。
信贷猛增并非“大水漫灌”
1月信贷猛增,在2009年、2013年都发生过,不过2008年底的刺激政策后,2009年前7个月的基调是牛市,2013年春节后则大跌,2019年将会如何?
2月15日收盘后,央行发布2019年1月金融数据,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有明显增加,扭转了2018年社融增速整体持续下滑的态势。1月份,社融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1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20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金融数据超预期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规律以及去年10月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发挥作用。春节是在2月份,1月无论是新增人民币贷款还是整个社融增量往往都非常高,并且是一年中增加最多的一个月份。从历史数据看,新增贷款最高达到过2.97万亿元,今年1月份是3.23万亿,还是符合规律的。”赵庆明称。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2018年1月新增贷款为2.9万亿元,是当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情况类似,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考虑到春节因素,应把1、2月份甚至一季度的数据统筹考察,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然而1月份的信贷数据到底能否刺激A股行情?
情况或类似2013年
上海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在其微信公众号中表示,跟2019年1月最为类似的,是2013年1月的超预期“天量”信贷。
“在我从业以来的记忆里,上一次可以与此次1月信贷超预期相提并论的,是2013年1月,当月社融增量2.5万亿元,当时社融增加的强度和现在基本相当,也是股票、商品共振上涨。2013年2月后商品、股票持续下跌近半年。”李蓓称。
李蓓表示,2013年和2019年1月的社融增速水平,放在10年里看,也就是平均水平,并不突出。2009年则不一样,是过去10年中最高的,远高于其他年份的平均水平。从信贷结构和流动性变化的角度来看,2009年1月类似于2013年1月,而从总需求和企业盈利下滑周期的角度看,比2013年1月更偏早期,后续压力更大。今年上半年无论商品还是股票,价格表现可能跟2013年上半年类似,不排除更差。
沣京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吴悦风则认为,虽然2013年上半年市场有明显跌幅,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惨淡。即使不考虑下半年市场的回暖和创业板的结构性行情,指数直到当年5月初以前,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回调。经济方面,在经历了2012年8月一次探底前后,央行在2012年6月7日与7月6日两次降息,成功对经济形成托底。2013年1月的“天量”信贷,其实一方面是两次降息的效果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低基数在起作用。
不过2013年也有值得吸取经验之处,那就是政策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才是促进经济和市场企稳的关键因素。一旦预期引导不足,政策方向出现摇摆和不坚决,那么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类似“钱荒”那样的黑天鹅事件,这才是目前市场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吴悦风称,在目前外资暂时占据优势力量的市场,投资者要关注,他们怎么看待个股,认为的合理价格区间在哪里,会在什么地方开始“止盈”。决定因素不再是外资历史流入量,而是A股合理的价值中枢在哪里,这才是决定外资资金流动性的关键。
一季报成焦点
尽管2018年底卖方几乎一面倒地悲观,不过2019年春节前后的反弹,让几乎所有卖方马上转向。2月15日,上证指数跌1.37%,但“红二月”依然可期,而3月开始的行情则有不确定性因素。
继续看好本轮反弹的新时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樊继拓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2年底蓝筹行情是预期经济进入新的复苏周期,2013年初很多人都觉得经济进入了强复苏,所以后面二季度调整得厉害,相比之下,现在预期还完全没起来。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社融增速已经见底,理由之一是中国宏观债务率已经企稳、货币和融资增速已和经济增速匹配;理由二是社融当中非标融资的拖累开始减缓,而直接融资开始发力。在社融增速改善之后,经济将有望在半年左右见底企稳,这意味着企业盈利和债务的恶化将得到有效抑制,有助于增加对风险资产的信心。综合来看,股市和信用债等风险资产将继续受益于社融和货币增速的企稳回升。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A股“躁动行情”仍有望延续,“红二月”可期,但3月市场指数反弹仍将有很大瓶颈。指数上行的高度受制于基本面(企业盈利)的下滑以及上市公司大股东的高位减持,随着A股市场快速上行,过去一周有10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实际净减持金额达24.51亿元(上期净减持5.00亿元)。
香港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3月1日前后要谨慎了,在贸易谈判后市场的关注点可能切换到一季报,可能不少上市公司一季报都会有“地雷”,投资者需要仔细鉴别;信贷数据刚刚公布,未来一周行情很关键,如果成交没有明显突破,投资者就更需要谨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