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一周,上市公司商誉计提导致业绩成片爆雷,一时间“天雷”滚滚,那场面简直让人置身一部科幻大片。从狗年年末蔓延至今的上市公司业绩爆雷现象,有发展成一种破窗效应的风险。可爆可不爆的,就都抢着爆了。
这个春节过得很是科幻
节前一周,上市公司因为商誉计提导致业绩成片爆雷,一时间“天雷”滚滚,那场面简直让人置身一部科幻大片。
没想到,春节期间,我们果真就被拖进一部科幻大片——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难以自拔。
由于事关人类生死存亡这样的大事,拯救地球人人有责,所以大爷我也不敢怠慢,赶紧去电影院学习学习如何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
形势十万火急,看得人忧心如焚。太阳即将毁灭。“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个过去漫长岁月中作为人类物质来源与精神支柱的存在,即将变成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再次在耳边响起,幸运的是,人类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抗争到底。
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当然,逃离太阳系的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人类长时间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开始从人性中剥离,这个时候,一直以来让人类心潮澎湃的股票市场也无人问津,只好宣布暂停交易2500年(大爷我脑补了一下),逝去的生命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但是,疑惑和猜忌这些人性之恶依然顽强残留,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幸亏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流言,人类最终别无选择地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结尾处,幸存的地球人类继续操控着地球在宇宙中飘荡,主角已经做了爷爷,他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接下来数十代人都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直到比邻星的光辉重新照耀地球。
待到地球抵达遥远的新家园,地球上的秩序开始恢复正常,重建人类文明的运动又将开启,艺术、伦理、常识被重新植入人性,当然,恐惧与贪婪也一并植入,于是,作为现代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股票市场在暂停了2500年后终于获得了重新开张的机会,全球主要交易所一致同意选择在中国的正月初五(中国人迎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举行敲钟仪式,宣布恢复正常交易,接下来,人类迎来了宇宙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牛市,全球股市持续上涨了1000年(大爷我又脑补了一下)。
看完《流浪地球》,我有一种人定胜天的豪迈,想想看,咱们连地球都可以拯救,那还有什么拯救不了?
咱们股市遇到的麻烦,跟多少年后地球遇到的麻烦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儿科,所以,虽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还是要对全体股民齐心协力带领股市逃离熊市抱有必胜信心。
业绩爆雷的画面太科幻,刘慈欣都写不出来
不得不佩服刘慈欣的想象力太丰富,把宇宙太空过去未来虚构得如此真实。
但是,假如刘大师来股市看看,他是不是会惊诧于上市业绩爆雷这脑洞开得比自己还大?
春节前,一大堆的商誉计提公告,都是亏十几亿、几十亿的,最后还出来亏百亿的,比突然遇见宇宙黑洞还要吓人啊。
同花顺数据显示,至1月30日晚,已有超过300家公司发布预亏公告,按预亏上限来看,预亏超20亿元的公司数达36家,预亏超10亿的有91家之多。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数量更巨。较上年净利润减少的公司达878家,累计净亏损1033.58亿元,总计减少额度达到4430.77亿元。其中,净利减少超10亿元的公司达到122家;净利润减少超100亿的共两家,分别为中国人寿净利润减少193.52亿元、中兴通讯减少112.68亿元。
直到春节前,狗年业绩爆雷最后一晚,其滑稽程度简直“登峰造极”。
有网友发表评论说:以前有扇贝逃跑事件,现在有养猪饿死事件,养猪亏损29到33亿元,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如果饿死的每头猪是100公斤,就要饿死近4000万头!如果饿死的是每头50公斤,就是要饿死近8000千万头猪!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用满山遍野可能还形容不过来!这是在侮辱人呢还是在侮辱猪呢?
更有甚者,天神娱乐市值只有44亿,却亏损了78亿,整个公司都是别人的,还要倒亏一个公司!另外亏损超过市值的上市公司还有华业资本、利源精制、金龙机电、*ST华信、天山生物等。
如此猛烈的业绩爆雷,“祸根”是因为2015年前后由于上市公司大干快上的收购行为积累了巨大的商誉风险。
彼时市场主题投资极为盛行,而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往往是市场狂热追捧的题材。
不能说所有的上市公司在那个环境里都是为了迎合市场的炒作需求而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但是,应该说有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热心于收购的动机是为了制造炒作题材推高股价,然后为大股东高位减持创造最佳时机。
由于收购就可以引发投资者的狂热追捧,就可以推高股价,于是,很多上市公司都拼命往新兴产业寻找并购标的,而新兴产业中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是轻资产型公司,于是就以非常高的溢价进行收购,形成巨大商誉。
这些商誉爆裂的风险巨大,基本上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因为有许多收购的动机一开始就不是纯正的。
商誉风险通俗来说就是上市公司的市值减去净资产的“泡沫”资产。比如:A公司收购B公司花了2000万,但B公司净资产只有500万,那么多出的1500万就是“商誉”。可以说“商誉”是一项很难覆盖掉的泡沫,只可能通过减值戳破,相当于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而一旦戳破又会导致当年净利润的大幅下降,从而形成业绩地雷。
有人会好奇,为什么非要在今年减值?如果你不明白,那说明你没注意前一段时间的新闻——《会计准则提出修订建议,商誉改为摊销》。
啥意思?你花60亿收购,假如形成30亿商誉,分10年摊销的话,那每年就要侵蚀3亿利润!而绝大部分公司,根本就没有3亿利润!
一旦新的会计准则真的实行,那这些高商誉的公司必然连续大亏,100%退市!根本无法逆转,因为商誉太高!所以,现在不洗澡,也只有等死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长痛不如短痛,把商誉一次性计提,一次亏个够,接下来上市公司就可以轻装上阵,对未来反倒是一件好事。是危还是机,有些事情辩证来看,结论就可能不一样。
对于商誉减值后仍然盈利的上市公司,可以视同于上市公司主动排雷,主动化解风险,这类上市公司有望在2019年迎来较好的表现。而对于业绩大变脸巨亏的上市公司,还是要关注其基本面情况的变化,对于散户来说还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吧,专业纾困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做吧。
不管怎么说,如此数目庞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巨额商誉进行业绩“大洗澡”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确实考验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监管部门的智慧,这样的操作是否有财务造假之嫌,也是坊间热议的话题。
警惕业绩爆雷的破窗效应
即便是在《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也并不是一群没有人性的机器人在争斗。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夹杂着黑暗、孤独、痛苦,但是这就是生活,不止只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当然,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也大有人在。
一位老友还专门在大爷我的朋友圈留言:科幻场面制作还可以,但讲故事能力不行,尤其是两个年轻主角的刻画比较失败,最后居然是这两个不争气的人拯救了世界,看后感觉吞了一只苍蝇下肚。
但是,整个过程中主角经历了失去父母和爱人因为政治反目成仇、背叛理想的痛苦,以及真相大白的恍然,还是让我们得以窥见危机下的人性,那既有美好也有丑陋的人性。
不仅仅是在科幻大片中可以看出人性的弱点,在这一轮上市公司业绩比赛着爆雷的过程中,我们同样看见了人性的弱点在推波助澜。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经进行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没有惩罚。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从狗年年末蔓延至今的上市公司业绩爆雷现象,有发展成一种破窗效应的风险。
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发现,反正已经有那么多家上市公司业绩爆雷了,也不多我这一家,于是,可爆可不爆的,就都抢着爆了。
本来可以不爆那么大的雷的,结果一看别人家的公告,都是十几亿、几十亿地爆,于是胆子也就跟着大了起来,干脆就往大里爆,反正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可是,这些上市公司的老板们啊,你们爆雷爆得是爽够了,只是,在你们比赛爆雷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一下投资者的感受呢?
有一位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多次对程大爷表示他对这类现象的深深忧虑。他说,假如整个市场的环境变成这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与信心从何而来?这对那些诚实守信的上市公司是不公平的,这对股市的生态是一个长期的伤害。
“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这么做的”,不少人会这样辩解。其实,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错了就是错了,影响的大小并不能改变行为错误的本质,别人的错误更不会是证明你无错的理由。勿以恶小而为之,规范自我,不要让“破窗效应”一再发生。其实,人和环境之间是互动的,环境的好坏是人的行为的体现。我们许多人抱怨环境恶劣,可他们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少人盯着社会的阴暗面,结果自己的心灵也变得狭隘和阴暗,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上的一扇“破窗”。
真正有良知和担当的企业家,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还要努力去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即使是当一个人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的时候,他还可以努力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大到拯救地球,小到化解商誉风险,人类都要努力克制人性的弱点,还是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