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双下滑,成为了洪枇杷赴任该行“一把手”后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文/每日财报 张恒
1月24日,厦门银行公告称,姚志萍提出辞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兴业银行福建管理部总裁洪枇杷接任,目前其董事长、董事任职资格尚需经银行业监管机构核准。
此次洪枇杷转战加盟到厦门银行,早有迹象可循。今年1月10日,厦门银行发布了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13位董事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名洪枇杷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意洪枇杷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任期自本行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且其董事任职资格获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之日起至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那么,此次“掌门人”重磅换防,将会给厦门银行带来什么影响?洪枇杷完成“一把手”重任接棒,在该行的业绩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层面上又会有哪些新看点?
兴业银行老将洪枇杷担任新一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71年7月的洪枇杷,今年即将满54岁,研究生学历,是从银行基层一步步历练成长起来的金融老将。洪枇杷最开始的展业经历,是从兴业银行泉州分行晋江支行普通员工做起,后来逐步升任至该分行行长助理兼信贷科科长、副行长。
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洪枇杷在兴业银行各大支行进行流转,积累了丰富的分支行管理经验,先后担任过兴业银行晋江青阳支行行长,石狮支行行长,企业金融事业部石狮分部总经理, 泉州分行党委委员兼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兼副行长;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兼企业金融总部总裁。
随后,经过在兴业银行下沉分行重要管理岗位的多年历练,总行对洪枇杷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以职位升迁实际行动来作为反馈。也正是从该阶段起,洪枇杷先后担任了兴业银行两大重要分行核心管理岗位,历任过兴业银行泉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以及最新职务兴业银行福建管理部总裁。
不难发现,此番加盟厦门银行,洪枇杷属于重回厦门任职,其曾在2017年至2022年间担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并入选了2021年厦门市高层次金融人才名单。
而在其担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期间,洪枇杷对该行在厦门地区战略差异化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视角,尤其是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他曾构建提出了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聚焦小微融资“难、贵、慢”的普遍痛点,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善用本地化、个性化创新,构建起有分行特色的小微企业产品服务体系。
公开数据显示,在洪枇杷履职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的第四个年头,截至2021年9月末,该分行小微企业客户数达到了12876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3.33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37.42亿元,两项贷款规模在厦门地区均位居同业首位;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超200亿元,“绿金”体量在辖内领先,服务绿色环保小微企业近百户,帮助他们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洪枇杷出任兴业银行福建管理部总裁。据了解,福建管理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兴业银行在福建省内的9家一级分行(包括厦门分行)的经营,实现各项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形成优势叠加效应,以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这样的经验,对于区域性城商行的发展同样适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履职后不久,他就以该身份与多位福建省各大银行领导一同亮相了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所举行的“金融惠民生 守护‘钱袋子’”新闻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上,洪枇杷在针对相关媒体所提出的兴业银行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总体进展如何,以及在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上有何做法的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道:“兴业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福建的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积极融入‘数字福建’、‘数字中国’建设浪潮,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试点工作,第一时间推出兴业数字人民币钱包,持续拓展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为实体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数字人民币服务。截至2022年末,在福建省内兴业数字人民币钱包交易额已超过200亿元,排名同业第一。”
可以看到,洪枇杷的展业履历较为光鲜,从兴业银行担任各大分行中核心要职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向总行管理层,特别是在对总行战略规划实施的上传下达、统筹协调庞大下沉各分支行经营管理等端口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想必这些也会为其接下来转战至厦门银行或挑起“一把手”核心重任的道路上再一次给市场带来新惊喜。
“一二把手”由中外股东分别委派
多名高管超期服役
作为一家兼具国有、台资、民营等多种资本的混合所有制银行,厦门银行第一大股东是厦门市财政局。作为唯一出资人的市属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厦门金圆投资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为19.18%;第二大股东是台湾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富邦金融控股股份公司,持股比例为18.03%;除此之外,其他重要股东还包括北京盛达兴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福建七匹狼集团公司等等,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亦或是深受股权结构的影响,厦门银行自2009年起实行中资股东派驻董事长,富邦金控指派行长的做法。
现任董事长姚志萍就来自于该行第一大股东厦门金圆投资集团公司,在2022年5月份,彼时担任着该集团总经理职务的姚志萍,突然“空降”至厦门银行出任党委书记,并于当年11月正式出任厦门银行董事长,2024年1月顺利获得连任。
公开资料显示,姚志萍,1971年1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经济师,公职律师。此前在央行、银监局和金融办等监管机构任职,曾先后历任过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办公室科员、综合条法科副科长、科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人事处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政策法规处处长,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厦门金圆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而行长吴昕颢,则是厦门银行第四任台籍行长,历任台湾伊登国际广告公司经理、台湾麦当劳餐厅资深副总裁、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资深副总经理、台北富邦银行执行副总经理分管个人业务,富邦金融控股高级顾问。
直到2021年1月其转战至厦门银行出任行长,同年4月2日,原银保监会的批复显示,核准吴昕颢厦门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不仅如此,自2023年1月至今,吴昕颢还同时兼任了福建海西金融租赁董事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原银保监会2019年曾发布履职回避相关文件,对银行关键人员及重要岗位员工实行轮岗,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每日财报》梳理发现,厦门银行此前曾存在着超期服役的现象而备受市场关注。去年10月份,该行曾出现人事变动,宣布年满55岁的副行长陈蓉蓉正式退休。据悉,陈蓉蓉在厦门银行工作超过20年,一度身兼副行长、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三职,此前其就因超过监管7年轮岗期限的要求而广被业内外所热议。
但即便如此,在陈蓉蓉退休后,厦门银行高管层超期履职现象仍然存在。目前,该行领导班子形成了“一正五副”管理格局,包括行长吴昕颢,副行长李朝晖、刘永斌、庄海波、郑承满、谢彤华。
其中,李朝晖自2014年12月起担任厦门银行副行长,已经在这个岗位上任职近10年之久。而刘永斌则是自2017年开始担任该行副行长,至今已超7年时间了。
高管薪酬方面,厦门银行一众高管们的年薪在业内并不算低,据其2023年度报告所披露的数据,2023年,厦门银行管理层的年度税前薪酬总额为2043.03万元,该薪酬水平超过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银行。
其中,该行董事长姚志萍2023年年度税前薪酬为152.84万元,该年薪在上市银行董事长中排名第九;同期行长吴昕颢年度税前薪酬高达188.54万元,而五位副行长的年度税前薪酬也都超过了134万元。
经营效益与质量遭遇“双杀”,新帅担子有点重
透过最新的2024年三季报,不难预想的是,厦门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双下滑,成为了洪枇杷赴任该行“一把手”后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每日财报》注意到,2024年前三季度该行延续了上半年业绩下降态势,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厦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下降3.07%;实现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下降6.11%。
无论是从自身纵向对比,还是从同行横向对比来看,厦门银行最新业绩的确难言喜色,也说明着去年其在金融市场上所背负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那么,到底是何种因素导致了该行去年前三季度业绩遭受“滑铁卢”?财报数据给了我们寻找答案的窗口。
其一,受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影响,该行利息净收入大幅减少成业绩下行最大干扰因素。
拆分营收结构,同其他银行一样,厦门银行业绩增量主要来源于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两大核心板块。
先来看占比最高,同时也是衡量一家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强弱的核心业务利息净收入指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厦门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9.82亿元,同比下降9.88%,所占总营收比重达到了71.67%。其中,利息收入同比微幅下降了0.62%,至93.02亿元;利息支出却同比增长了4.46%至63.2亿元,这才导致了净息差明显承压走弱。
利息净收入持续下滑令厦门银行的净息差继续收窄,从2023年末的1.28%下降至2024年中的1.14%,到去年9月末再度降至1.06%,不仅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该行净息差是最低的,排位垫底,而且也低于上市城商行1.6%的净息差平均值。
其二,营业支出大幅增长,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据财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厦门银行总营业支出为21.23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1.58亿元,同比增长8.05%。其中,业务及管理费减少1.76%至16.1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却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3亿元,增长至4.58亿元,增幅高达79.31%。
可见,去年前三季度随着该行加大对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助推了自身营业支出总成本的增长,从而对净利润造成一定侵蚀。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5.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50亿元,不良贷款率0.7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90.16%,看起来水平也挺高,风险抵补能力似乎也很充足。
但这只是表象,进一步深度分析发现,该行资产质量仍存在恶化的趋势,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厦门银行关注类和次级类贷款在飙升。2024年三季报显示,该行关注类和次级类贷款分别达到了60.14亿元、7.73亿元,较2023年末分别大幅增长了100.18%和121.9%;同期这两项目所占总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92%、0.37%,也都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分别增长了1.49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
不难发现,无论是关注类和次级类贷款增速,还是两项目的占比增幅,厦门银行不仅没能达到一定压降,而且增长幅度还是比较巨大的,这也意味着其未来不良率所面临的上行风险因素加大,同时拨备损耗的概率也会升高。
总的来说,在区域内金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常态化趋势下,作为一家A股上市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厦门银行近年来面临的生存环境愈发逼仄。如何制定有效战略来提升自身经营质效,以应对当前的业绩和资产质量双重压力,将是新掌舵者洪枇杷所要面临的长期课题。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