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沈溦
硅料价格进一步走低,硅料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也加快了光伏产业一体化的布局。
6月6日晚间,通威股份宣布继续加码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产能。
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通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拟与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签署《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就公司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
预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105亿元,其中其中一期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75亿元目,预计将于2024 年内建成投产,二期为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30亿,预计将于2025年内建成投产。
通威股份表示,本次投建项目意在继续强化围绕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高效太阳能组件等核心环节为一体的优势产能结构,为产业链合作伙伴及终端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光伏产品,有效保障公司光伏业务的稳健发展。
作为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双料龙头,通威股份实际拓展光伏组件领域产能进程不足一年,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8月起公司通过对原合肥基地多晶电池车间技改,用时3个月即实现“8GW 光伏智能工厂技改项目”产品顺利下线,组件产能跃升至14GW。
此外,2022年开始,公司已陆续启动盐城、金堂、南通等组件项目,按照项目投资规划,预计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80GW。
目前公司已与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Corab S.A、PVO International、Energy 3000 Solar GmbH 等海外分销商及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实现海外市场渠道的快速布局。2022 年公司组件销量7.94GW,同比增长226.06%,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公司组件出货量已进入全球前十名。
此外,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26万吨,光伏电池年产能超过70GW,其中太阳能电池2022年实现销量47.98GW,同比增长37.35%。据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数据,2022年公司太阳能电池出货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并成为行业内首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的电池生产企业。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伴随着光伏领域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凸显,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2022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288.7GW,同比增长58.8%。随着光伏组件各大厂商持续扩增产能,预计未来产量将继续增长,到2023年组件产量将达到433.1GW。
随之而来的是产业链大幅降价,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简称“硅业分会”)5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硅料价格已连续12周延续下行趋势,连续4周降价幅度超过10%。与2022年高点相比,当前的硅料价格接近“腰斩”。
硅业分会认为,预计后续硅料的价格走势将根据硅料新产能投产节奏、硅片实际减产幅度、终端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波动调整。从国内供应(包括进口)对应国内消费来看,小幅供过于求使得库存部分积压,因此预计部分生产成本偏高的企业压力将加大,N/P价差(指N型料和P型料价差)分化走势明显。
也正因此,光伏巨头们纷纷喊出一体化口号,并开启新一轮的产能“竞赛”,以期维持市场份额,并借由更长的产业链维持盈利空间。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近期就公开表示:“这两年,大家认为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去年下半年通威进入组件行业。通威有所延伸,是想在配套协同上形成一个规模、交易和组织成本领先的全球供应链来服务能源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6月6日,单晶硅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合计投资约125亿元在陕西省西安市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
此外,晶澳科技(002459.SZ)在6月5日公告,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求,拟对其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计划投资60.20亿元用于建设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该投资项目位于鄂尔多斯高新区,建设周期预计为36个月,将分期建设。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展望未来,在硅料持续跌价的驱动下,主产业链各个环节仍将继续传导降价。组件的大幅降价,理论上可以刺激更多行业需求。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