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A股今年以来连续上行,但股票私募业绩已经出现分化。业内人士指出,仓位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年前两个月规模私募的业绩差异,长期高仓位的私募今年业绩较好。
私募业绩差异明显
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月股票策略私募以8.09%的平均收益领涨各大策略。具体看,股票策略中管理规模50亿元以上,或管理规模30亿元以上且机构成立满5年的36家私募机构中,旗下基金1月-2月平均收益率为负的有1家,收益率不足10%的有17家,收益率在10%至20%之间的有15家,收益率在20%至30%之间的有2家,收益率超过30%的有1家。
某私募研究员表示,今年以来尤其是2月以来,市场涨势偏急,上涨幅度超出此前机构的预期,很多机构未能来得及加仓,导致业绩落后。不过,从更长期的视角看,优质股票私募的目标是在力求跑赢指数的同时控制回撤和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指数上涨带来的普涨行情边际弱化,可能转入结构性行情,市场主线大概率还是会回到有业绩支撑的优质个股,这才是私募发挥投研能力的关键。
仓位控制成双刃剑
记者了解到,规模以上私募今年前两个月业绩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仓位水平不同。一家今年前两个月收益率不足10%的中型私募表示,造成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仓位水平太低,目前仓位不到五成,事实上,现有持仓的大部分个股涨势很好。下一步,会抓住市场和个股回调时机逐步加仓。
北京一家百亿级私募前两个月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超20%,记者了解到,该私募以逆向投资著称,一直处在高仓位水平。为了避免在市场超跌时被迫卖出,该私募旗下不少产品并未设置平仓线。此外,另一家高仓位的百亿私募前两个月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超过15%。“没有踏空这轮行情,因为仓位水平一直较高,而且在本轮行情中没有明显减仓”。
不过,高仓位运作却也是私募业绩的双刃剑。在2018年A股单边下跌行情中,前述两家高仓位的百亿级私募业绩表现不佳,旗下部分产品净值回撤超过30%。相反,前述中型私募业绩表现良好,旗下产品2018年平均回撤不到5%,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某私募业内人士表示,不同私募在仓位控制上的不同除了反映出投资理念的不一样外,也和资金来源有很大关系。比如,资金来源是银行委外资金,则风险偏好可能会低一些,不要求有很高的回报,但要求风险可控,对回撤水平的要求很高,甚至是季度级别的要求。如果资金来源是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个人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理念的认同,则可能对产品净值回撤的容忍度更高,私募管理人才能够践行其越跌越买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