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勤峰
大额预亏、债券违约、股价大涨,当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都出现在雏鹰农牧身上的时候,引发“围观”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今年以来违约公司股价大多表现不错,难道债券爆雷,股票照样能够发光?
雏鹰农牧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月31日以来,股价从1.39元起步一路涨到3月11日收盘的2.88元,不到1个半月,股价翻番,跑赢行业指数(申万二级)48个百分点。这会是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什么样的“利好”能支撑如此的股价走势?
这家公司就是曾被誉为“A股第一养猪股”的雏鹰农牧,业绩爆雷、深陷违约的雏鹰农牧。从公开信息来看,雏鹰农牧最近少有“利好”,“利空”倒不少。2月27日,雏鹰农牧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披露公司亏损30.41亿元。
因流动性紧张,雏鹰农牧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相继在2018年11月和12月违约,本金总额为15亿元,尚未兑付。本月8日,雏鹰农牧再度公告称,将延期6个月支付3月9日到期的“16雏鹰01”的本息,本金为6亿元。
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雏鹰农牧的股票大展拳脚。公司股价在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触及1.39元的低位后,实现华丽转身。
雏鹰农牧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今年以来,违约上市公司的股价大都表现不错。
中信建投最新产业债周报专门就此进行了统计。报告称,2018年共有13家上市企业首次发生债券违约,这些企业的股价从2019年初以来普遍上涨,涨幅最大的正是雏鹰农牧,股价下跌的仅有一家,是金鸿控股,跌幅为2.2%。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这份报告统计截止日是3月8日,截至11日收盘,金鸿控股已成功“翻红”。报告还称,这13只股票中,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分别有7只、6只、6只和6只,跑赢上市企业所属申万二级行业指数的有7只。报告认为,2018年首次违约的上市企业年初以来股价表现和市场平均水平差别不大。也就是说,虽然不是个个违约企业的股价都像雏鹰农牧那般强悍,但基本能够实现市场平均涨幅。
这让违约债券的投资者情何以堪?
债券违约后回收不乐观
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已逐渐变得常态化。据Wind数据,2018年共有124只债券违约,面值总额1205.61亿元,数量和规模均超过前4年总和。在违约事件逐渐增多的形势下,市场参与者不光要谨慎避雷,还得考虑踩雷后的应对。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央行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19年央行债券市场工作有两项重点工作,其一是扩大开放,其二便是管控风险;要管控好债券市场的违约强度,完善违约债券处置市场和违约债券的处置制度。
此外,由外汇交易中心组织的2019年首轮债券匿名拍卖已于2月27日顺利开展。这次操作中,首次有到期违约债进入匿名拍卖并成功达成交易。市场在持续探索违约债券转让机制和后续处置方式。
不过,机构研究发现,债券违约后的回收情况并不乐观。
据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统计,截至2019年3月7日,发生违约的162只公募债券,违约后有兑付行为的共39只,占总数的23.08%;兑付金额仅为166.88亿元,占违约总金额9.06%;平均债券回收率为19.50%,平均回收周期为149.49天。孙彬彬团队称,数据说明虽然近半数的企业通过各种措施对违约债券进行兑付,但通常情况下,债权人能够回收的金额依然有限。
申万宏源孟祥娟团队则研究了2018年以前违约债券的延期偿付情况,偿付率稍高一些,但也只有36%。
一旦债券投资者踩雷,不仅要耗费较长时间追债,而且资金回收率较低。
违约不等于没有价值
“资金炒作。”一位券商债券研究员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除此以外,找不到任何理由。”他补充道。
有市场人士则认为,这些违约企业的股价上涨也不无理由:一方面,估值修复具有普遍性。2019年以来,A股市场演绎以估值修复为主要特征的上涨行情。估值修复,源于前期A股估值下杀过于剧烈,自身有修复需求,而年初以来,海内外市场风险偏好共振回升、流动性持续充裕,为A股估值修复创造了条件。截至3月9日,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全部实现正收益,个股同样呈现大面积上涨的态势。这当中,一些“绩差股”、“爆雷股”也跟着水涨船高。另一方面,2018年不少正常经营的企业发生了违约,缘于融资环境变化致使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链发生断裂。2018年下半年以来,相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支持民企纾困,信贷和债券市场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不排除一些前期陷入困境的企业实现涅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四季度以来,低等级的信用债、民企债的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行,一级市场发债情况也有所好转,均表明中低资质发行人的债券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不过,上述这位市场人士也表示,部分违约企业股价上涨,已超出估值修复的范畴,资金炒作的成分可能多一些。这些“绩差股”、“爆雷股”通常与“重组”、“壳资源”等话题联系在一起。A股市场散户化特征仍比较明显,题材炒作仍受到部分投资者热捧。
这位市场人士称,海外有的国家存在成熟的“有毒资产”投资群体,可以较好地对相关资产定价。违约不等于没有价值,但要注意价值和价格是否匹配的问题。价格虚高越厉害,向内在价值回归的压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