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家基金
几天前,芒格出席了Daily Journal(每日期刊公司)的年会,95岁高龄的他仍保持着一贯直率而睿智的谈话风格。他讲的很多话,依然很值得投资人推敲再三。
作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虽然身家高达15亿美元,但他将自己的书命名为《穷查理宝典》。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谦虚,后来才知道,这个书名是向他的偶像美国总统富兰克林致敬。
富兰克林曾写过一本书《穷查理年鉴》,他引用“穷查理”这个美国形象,描写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介绍底层人士应该拥有哪些优秀品质,最终变得富有杰出。
巴菲特堪称全球投资界的精神导师,芒格则是“站在他背后的男人”。在早期,巴菲特所运用的还是他老师格雷厄姆“捡烟蒂”那套买便宜股票的做法,芒格则帮他“从猩猩进化到人类”。
从专业背景就可以看出,芒格是个很博学的人,他在密歇根大学就读数学和物理学,后来又学习了自然科学、工程学、热力学和气象学,这些都是相当专业的理工科。后来,他还子承父业,踏入律师行业,并最终与巴菲特合伙。
巴菲特认为芒格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他说:“是查理将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他并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样只建议我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上的独一无二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正是他,让我得以迅速地从猩猩进化到人类,没有他,我肯定会比现在要贫穷很多。”
虽然芒格的职业是律师,但他让巴菲特认识到,“用合适的价格买好公司”才是更好的方法。显然,相较于巴菲特,很多人对芒格的了解还不够多。或者说,芒格的光芒被巴菲特掩盖了。
比如说,芒格对于能力圈的认知,超出了很多人的境界。
关于能力圈,一直是很多人都知道但却做不好的,总会冲动型地买这买那。芒格说:“我们投资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我们从不假装我们知道所有的事情。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在哪儿,这只能说明你已经站在能力圈外了。”
但很多人总是闲不住,该怎么办?
芒格给了一个建议:“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不想为难自己,那么拥有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对你来说并不是坏事。要取得好的投资表现,就需要让自己少行动,成功投资不需要你无所不知。”
芒格这段话,其实是鼓励投资者买基金的意思。因为基金本来就是构建投资组合的,可以间接使个人的投资多元化。在美国,多数投资者是通过养老金计划买基金,或是自己直接持有基金;直接买股票的个人反倒并不多。
作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的知识面和能力圈是相当OK的,他有一艘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双体游艇,这是他自己设计的。他捐助的所有建筑物,每个细节都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包括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宿舍楼、哈佛高中科学馆、亨廷顿图书馆。
但即使是这样的“全才”,芒格也不认为可以去股市里挑战极限。
他总结说:“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道理。久而久之,我们这种人便能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这句话放到现在的A股市场,其实也很有针对性。比如,前阵子上证指数一度在2600点之下徘徊,很多机构也做过统计发现,虽然不知道指数还要跌多少,或者要等多久才会重新上涨,但在2600点之下的市场是低估的,买入基金的赢面很大。
这或许就是芒格所说的“浅显的道理”,难怪巴菲特也说:“我不知道市场会怎么走。我更愿意看到市场下跌。”
其实,做投资主要要解决2个认知问题,一是啥时候买,二是买什么。上面已经说过,要在市场下跌、低估的时候买。然后,买什么呢?
正好,芒格在Daily Journal年会上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成功投资的原则是什么?
他说:原则一,选择在鱼多的地方钓鱼;原则二,永远不要忘记原则一。当下中国的投资机会比美国好很多,对李录(美国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在中国投资感到非常满意并且充满信心,中国会产生很多世界级的超级公司。
一句话,老爷子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很看好。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如果对这一点还认识得不够清晰,恐怕是因为天天拿着放大镜找瑕疵吧。无怪乎巴菲特一直疾呼: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德国有句老话:“人们总是老得太快,聪明得太晚。”对于沉迷于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来说,这句话太有现实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