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特约作者周俊生
春节后的A股市场一反年前萎靡不振的走势,股指节节上升,为数不少的热门个股则连拉涨停板。更让人惊喜的是,伴随着股指的上升,市场成交量也急剧放大,这表明入市资金在迅速增加。公开数据显示,不仅国内的各路投资机构正在积极入市,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入A股的境外资金也在迅速增加,可以说,正是境内外资金进场的合力共同推动了这一波给投资者带来希望的新年“开门红”行情。
春节后出现的这个动向,是否预示着市场正在出现积极的变化?这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市场资金看到了入市希望
A股市场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但即使是在以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时候,资金偏少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多年以来,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市场规模,另一方面则需要扩张多个渠道引导资金进入。但是,发展市场规模可以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市场资金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则最终需要服从于市场。因此,这两方面的矛盾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在扩大资金进入A股的通道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断打开,事实上已经建立起了多种引资渠道,QFII、RQFII这两种投资工具可以让外资机构方便地进入A股,近年开通的沪港通、深港通更是成为外资青睐的两条便捷的通道。但是,资金进入股市需要看市场状况,如果市场低迷,对资金的吸引力就会很低,这几年A股市场的情况就是这个道理。而在2018年,资金入市兴趣减退更是直接影响了行情发展。
就2018年来说,A股市场面临着极为不利的状况。首先,国内为了金融安全而展开的“去杠杆”,虽然并不是针对A股,但金融市场持续的信贷收缩使整个市场的流动性陷入低迷,客观上也影响到了A股。其次,在去年一度成为热点的中美贸易摩擦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它不仅影响了A股,事实上也在美国股市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得机构资金在入市上很谨慎。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增速出现减退虽然是预料之中,但在短期内势必会对一些企业加重困难,这也反映到了上市公司上,导致其经营业绩出现下降,更使股市难有像样表现。
但是,进入2019年后,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会反映到股市上来。一方面,国内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宽松趋向,这与全球央行采取的措施是一致的,今年1月份的全面降准不仅幅度大,而且分两次执行,进入春节后不仅实体市场基本面不再“压力山大”,而且影响到了股市基本面。另一方面,对中国市场影响甚大的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缓解趋势,这使得2019年的中国外贸不再像去年底预期的那样悲观。这各种利好因素汇拢在一起,使原来多数呈观望状态的各路资金看到了希望,而目前股指处于低谷,则为资金筑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终于引发了春节后的这一波向上行情。
外资看到了A股机会
在这波各路资金进入A股的潮流中,外资入A股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动向。很显然,外资是从A股市场中嗅到了值得投资的价值,而由于外资对股市的操作更注重中长期投资,因此目前的入市热更可以视为是一种“播种”期,即它们更注重在A股市场的布局。摩根士丹利已经预计,2019年A股市场的外资流入量将达到700亿-12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告诉A股市场的投资者,就在市场最为看淡、一片悲观的时候,境外机构却看到了机会。
相比较短期的资金流入,作为投资者来说更需要关注的是市场的中长期趋势。既然我们能够确认目前的资金是以布局为主,更多的境外机构希望收获A股在中长期可能出现的红利,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目前蜂拥进入的境外资金不会在短期撤离。在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入A股的境外资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动向。北上资金的总体换手率较国内机构偏低,而从目前外资持仓较多的公司看,持仓比例的调整所体现的投资风格还是偏长期的。这种偏长期资金的存在,将护持A股股指抬高一线。
就A股市场来说,目前外资的进入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大规模的外资进入有赖于国家进一步打开国门,也就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多次声明,会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外资全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投资机构都可以进入中国,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地成为现实,改革开放的步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