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2019年开年以来,A股便开启反弹模式,不少此前超跌个股的反弹幅度为20%甚至更高,不过,也有一些市场的“弃儿”,如康芝药业(300086.SZ),其股价未能参与这轮狂欢行情。
从2015年6月开始,康芝药业的股价累计跌幅80%,离开牛市的加持,该公司立刻“原形毕露”。从其业绩也可以看出,康芝药业确实雷点重重。
中访网翻阅历年财报发现,康芝药业的辉煌时刻是在2008-2010年,其营收与净利润的增幅均在40%以上,2009年公司净利润增幅甚至高达97.03%。然而,上市后,康芝药业的业绩迅速“变脸”。
2011年,公司总营收为3.04亿,同比下跌3.25%;净利润则由盈利1.39亿变为亏损113.71万。自此之后,公司净利润再也没超过2010年时的水平。据康芝药业2018年业绩预告,其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下降60.16%~36.25%。
康芝药业主营儿童药,其旗下“尼美舒利”儿童退烧药于2010年产生了引发社会震动的不良反应事件,多地大药房终端纷纷下架“尼美舒利颗粒”。此时,“尼美舒利”产品销售毛利润占康芝药业整体毛利润超过80%。该事件成为了其业绩拐点,康芝药业自此一蹶不振。
中访网发现,康芝药业净利率的下滑是影响其业绩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18年三季度,康芝药业的销售净利率为7.58%,与2010年的44.3%相比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影响其净利率下滑的罪魁祸首是高企的销售费用。据数据,康芝药业今年三季度的销售费用为1.24亿元,而其同期净利润仅有4833万,为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
中访网在此前“长生疫苗案”中就发现,医药行业的药物销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各个公司的市场推广、销售管道的构建,并最终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总营收。但若销售费用一直过高,产品毛利率提升就会更加困难,在医药产品的生产研发成本又难以降低的背景下,最后只能采取“羊毛出羊身上”,甚至“铤而走险”。
高企的销售费用、不断下滑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把康芝药业逼入绝境。2018年,康芝药业开始寻求出路,并完成了两起并不被市场所看好的收购。
2018年6月,停牌5个月有余的康芝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213亿元收购云南九洲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洲医院”)51%股权及昆明和万家妇产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万家医院”)51%股权进军生殖医学相关领域。
根据公告,九洲医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科民营医院,目前该医院技术储备体现在生殖医学科、泌尿外科和妇产科三大领域;和万家医院则成立于2014年,是以开设产科、妇科、计划生育科、不孕不育科、儿科五大专科为特色的民营医院。
以儿童药为主营的康芝药业将业务范围扩至生殖医学,是否能带来协同效应不得而知,据市场反应来看,似乎并不认可康芝药业的转型动作。此外,其另一笔收购却显得“疑点重重”。
2018年7月,康芝药业再次发布并购公告称,拟以3.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宏氏投资(截至目前,宏氏投资持有公司39.49%的股份)全资持有的中山爱护。
这起收购共有两个疑点。首先,中山爱护的资产评估是采用收益法评估。截至2018年3月底,其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3811.43万,而评估值为35022万,评估增值率竟高达818.87%。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中山爱护的的所有者权益竟然增加近60倍,这是疑点之一,康芝药业的高溢价收购是否存在估值虚高的问题?
此外,中山爱护的业绩承诺也算是变了味。公告称,公司业绩承诺期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不同以往的是,中山爱护的业绩承诺并没有给出每年的净利润数额,而是承诺三年内累计净利润为8308.79万。
此公告一出便引得投资者和媒体口诛笔伐,于是,康芝药业再度追加业绩承诺,称中山爱护2021年净利润不低于4170.38万元,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4736.43万元。
溢价60倍的中山爱护能够完成这一业绩承诺吗?
中访网注意到,2017年度和2018年1—3月,中山爱护营业收入分别为18791.34万、6240.76万,净利润分别为534.08万、531.83万。若按照每年需完成2769万元的业绩承诺来算,中山爱护2018年净利润增速需达到418%。
对此,康芝药业早已安排好了“后路”,公告称,如中山爱护2021年或2022年实现净利润低于承诺净利润,宏氏投资将以现金方式补足实际净利润与承诺净利润之间的差额。可谓“净利不够现金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