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由网易研究局和他山石智库联合出品
·聚焦国际思想市场·解析财经新闻热点·对话国际经济学大师
大师NO.029
对话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60S 要点速读:
1、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可能不是好事,但也要看到老龄化会带来相应的产业结构变化,比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服务业的需求必然会不断扩大。
2、生育率与劳动者的竞争力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关键是要看政府怎么去引导。
3、大量研究表明,能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常规工作主要集中在技能分布的中间部分。
4、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我们这代人会更健康,生命也会更长,所以职业生涯拉长是必然趋势。
5、当前养老金制度负担能力有限是主要问题,一个公平的做法是将养老金的年限与平均寿命挂钩,也就是不论你什么时候退休,你都会获得特定年限的养老金支持。
以下为专访精编:
“总体来看,(中国的)二胎政策是一项好政策”
网易研究局·大师:请简单介绍一下世界人口的发展现状。
皮萨里德斯:首先,从人口总数来看,现在世界人口已超75亿人,60%的人口居住在亚洲地区,中国仍是人口第一大国。
其次,从性别上来看,男性人口要略多于女性人口,男女之间的比例大概是51:50。
再次,从年龄分布上来看,世界人口年龄的中位数是30岁,也就是说以30岁为界,3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人口是一样多的。
最后,众所周知,现代人的寿命也一直在不断地延长,近15年内人口预期寿命平均延长了4年多。预计到2050年,平均寿命会增加到77岁。
具体到每个国家来看,你会发现,世界各国人口的增长趋势非常不均衡,有些国家的人口增长得很快,有的国家的人口增长得很慢,甚至还是负增长,这就给政府带来了不同挑战,人口减少的国家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养老负担,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则需要应对温饱、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问题。
网易研究局·大师:那么,世界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皮萨里德斯:不只是世界人口,各国各地区的人口的增长都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移徙。
从出生率来看,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平均出生率就一直在下降,到现在大概是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5个孩子的水平。不过,世界各地的出生率差异很大,非洲要高些,欧洲要低些。
死亡率不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指标,但我们可以通过老龄化数据去窥测。在70年前,年轻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老年人的数量。但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2017年,世界上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9.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老龄人口占比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目前,欧洲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高,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5%。至2050年,世界各个区域(非洲除外)的老龄化程度将达到25%甚至更高水平。
相较于出生或死亡,人口移徙对人口变化的影响要小得多。但在有些地方,人口移徙对人口规模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比如有计划移出或接受大量经济移民或受难民潮影响的国家。
联合国发布的报告称,预计世界人口在未来15年内将增加超过10亿,到2030年将达到85亿,之后人口将继续增长,到2050年达到97亿,到2100年达到112亿。当然,任何预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即使是最新的人口预测也不会例外。
尤其应该注重的一点是,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趋势,应该正视而不能回避。
总体而言,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可能不是好事,但也要看到老龄化会带来相应的产业结构变化,比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服务业的需求必然会不断扩大。
网易研究局·大师:说到老龄化问题,现在有哪个国家做得比较好,可以让各国借鉴呢?
皮萨里德斯:日本是应对老龄化做的还不错的国家,但日本由于老龄化,医疗占GDP的比例节节攀升,挤压儿童福利。为了鼓励生育,增税转嫁给企业和家庭,比如提高消费税,但这会降低年轻人养家能力,增加企业负担。日本好不容易将生育率提升到2015年的1.45,但这几年无法提高了,2018年降到了1.42。
网易研究局·大师: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现已实施二胎政策。但是一些女性发现,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削弱了。您认为这项政策能扩大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吗?
皮萨里德斯:首先,没有人可以强迫你生育二胎。其次,生育几个孩子并不是由女性单方面决定的,这应该是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再次,从女性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国家,比如丹麦和瑞典来看,他们的出生率也是很高的,甚至是欧洲地区最高的,政府机构在其间做了大量的支持性工作。
所以,生育率与劳动者的竞争力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关键是要看政府怎么去引导。
过去政府会限制生育,主要是基于人口过多、生活贫困、食物匮乏等原因。一旦走过了这个发展阶段,正如中国现在的情况,政府就会开始放松生育限制。所以,总体来看二胎政策是一项好政策。因为,中国需要有一个良性、强大的工作者群体来应对老龄化问题,解决劳动力人口的问题。
“能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常规工作主要集中在技能分布的中间部分”
网易研究局·大师:您曾对四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变革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不同工业革命对于生产规模、消费类型、工作性质、雇佣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能否简要介绍下这些影响?
皮萨里德斯:从经济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工作本质上的变化,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工业化国家,还发生在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技术革命,蒸汽机促进了制造业生产,人们逐渐离开传统农业涌向城市,流失的工种主要是没有技术的农业工种和不需要技能的其他工种;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技术革命,电的出现催生了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电力行业代替了主要的非技能型日常服务工作;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及普及,大量重复性、常规性工作被取代,改变了大部分办公室的工作习惯,但保留了非技术型工作。
网易研究局·大师:您怎么看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皮萨里德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大部分办公室的工作性质,让大家必须使用计算机工作,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将是以智能化机器来取代常规工作。
大量研究表明,能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常规工作主要集中在技能分布的中间部分。也就是说,技能分布中等层次的工作受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将逐步被计算机取代,而技能分布的底层工作和高级职位在现阶段还不能被机器取代。
在现代公司中,有些人的工作因为与技术没有互补性,比如计算机的出现而消失的打字员等工作;剩下的那部分与技术有互补性的员工可以使用电脑来工作得更好,而安保、保洁、快递等工作则因为不需要使用电脑而保留下来。
而我相信,未来要被电脑取代的工作会更多,这一进程仍将继续。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内,还会有50%的工作将会消失。
网易研究局·大师:那您怎么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没有必要担心新技术对传统人力市场的冲击或者新技术对工作岗位产生的影响?
皮萨里德斯:新技术总会对生产带来颠覆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断深化发展的,最终有些行业可能就衰落了。这一变化就容易加剧不平等,最大的受益方将是与人工智能机器互补的劳动者,机器人的生产者和所有者也会分得一部分劳动者的收入,所以高级技能工作者的工资反而会上升。但底层技能工作者由于无法充分利用技术,他们的工资将非常有限。中等技能工作者面临的就是工作流失,他们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工资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所以,一旦引入新技术,我们就要确保全社会能够比较均衡地分享到新技术带来的收益,而不是只让一部分人受益。如果看历史,蒸汽机、电力等都是颠覆性技术,它们并不是不好的事物。
新技术也肯定会取代部分就业,这个结论毋庸置疑。因为新技术会吸引新的资本,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比如随着农业技术革命的展开,很多农业工种就逐渐消失了。但农业就业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部门不需要劳动力,而是说有更好的工作等着这些被取代的农业人口。
而且随着技术的普及发展,第一产业的生产率不降反升。在1990-2010年这20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从56%下降至26%,这就是技术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它毁灭了一部分传统工作,另一方面也创造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未来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会缩短,但一生的工作年限会拉长”
网易研究局·大师:您曾说过,未来人工智能将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最终让每个人的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加。但随着技术的应用和我们寿命的增加,人们的职业生涯会更长还是更短?
皮萨里德斯:我要澄清一点,我说的工作时间缩短并不是说没有这么多的工作要做,而是人们更注重平衡工作和生活。所以我的观点是,每周的工作时间会缩短,但一生的工作年限会拉长。例如,我们可能会一直工作到70岁,但每周工作时间从40小时降到20小时。
总的来说,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我们这代人会更健康,生命也会更长,所以职业生涯拉长是必然趋势。
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应该随时学习新的技能,这样在破坏性的创新技术出现时,可以转而从事新的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工作者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工种,对员工提供培训比直接解聘是更加负责的行为。
网易研究局·大师:中国正在推进延迟退休的政策,但许多人不愿意延迟退休,您怎么看这一问题?国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皮萨里德斯:不论在哪个国家,延迟退休都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许多人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认为应该60岁退休,但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事实。
当前养老金制度负担能力有限是主要问题,一个公平的做法是将养老金的年限与平均寿命挂钩,也就是不论你什么时候退休,你都会获得特定年限的养老金支持。
例如,我们假设政策制定者决定发放10年的养老金,如果平均寿命是70岁,那退休年龄就应该设为60岁,如果平均寿命提高到75岁,退休年龄则应该提高到65岁。
西方国家的标准退休年龄是65岁,在20世纪30-40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是68岁左右,所以政府预期只需要提供3年左右的养老金即可。但现在平均寿命是80岁,而退休年龄不变,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多提供12年的养老金。因此,如果不对退休年龄进行调整,当下的纳税人根本无法承担。
当然,政策制定者也可以选择提供10-15年的养老金,但需要系统地考虑上述问题。
皮萨里德斯简介
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英籍希腊裔塞浦路斯人,现任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和英国计量经济学协会会员。
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工、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他最知名的学术成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他还推动了匹配函数概念的确立,该函数用于解释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失业至就业的流动状况,他还是利用这一函数进行经验估算方面的先驱之一。
近年来,皮萨里德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增长的研究。除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皮萨里德斯教授还于2005年与Dale T. Mortensen共同获得了IZA劳动经济学奖。
网易研究局和他山石智库 联合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
他山石是全球思想者经济机构,致力于提升中国与世界级思想的连接效率,让国际顶尖思想助力实现中国梦。他山石代理多位全球知名经济学家、商界领袖、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及畅销书作家的来华演讲业务,同时为政府、企业、媒体、商学院提供高端论坛策划和国际商务合作服务。合作嘉宾研究范围涵盖科技、资本、创新、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健康医疗等领域。